母爱,有时也是一个倾斜的角度。
——题记
还清晰地记着小时候的每一个下雨天。下午还未放学,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怎么办?妈妈那么忙,会来接我吗?我呆呆地望着窗外灰蒙蒙天和从天而降的大雨,然而,当我和同学们在教学楼的大厅避雨时,眼睛往校门口那么一瞥,便会看见一朵犹如“勿忘我”似的“伞花”,它让我惊喜万分。
在妈妈撑着的伞下,再也感觉不到雨的肆虐——尽管伞外的天空依旧落下一串串的雨滴。我高兴地在伞下又蹦又跳,嘿嘿雨,我战胜你啦,你再怎么下,也弄湿不了我!却孰不知妈妈的半边肩膀已湿透……
记得六年级的一个下午,早上明明还晴空万里的天一下变得乌云密布。大雨不期而至。我知道,那朵“勿忘我”一定已经等待在校门口了。
还是妈妈撑伞,我在一旁挽着她的胳膊,一个抬头时不经意的瞬间,我竟然发现那伞几乎半边以上都向我这儿倾斜,妈妈的半边衣服已湿透,雨水顺着衣服的褶皱滑下,湿透了的衣服紧紧贴在背上,想起曾经的我好奇——不大的雨伞怎能遮下2个人。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妈,伞歪了。”
“哪有,伞没歪……”
我不再言语——但不代表我认可了她的话。
心中思绪潮涌:平日里对我严加管教的妈妈,我出门前千叮咛嘱咐的妈妈,曾经在深夜里彻夜不眠照顾生病的我的妈妈,甚至是十几年来习惯这样为我撑伞的妈妈,又何尝不是爱我的呢?
平日里我与母亲的吵架已是家常便饭,虽想着要体谅母亲的苦心,但又被怒火充斥了头脑。
有首小诗,叫《矛盾爱》:
“握了无数次的笔,写了无数次的篇章。
为什么要站在两个立场上呢?
前一秒钟写下爱她,后一秒又加上恨她。
矛盾的人啊!矛盾的文章。
可是等到无奈时才想起。
逝去的与未逝去的,其实是一个概念。
花开的时候,我看不见你的眼泪,花落,只是再一次回味了遗憾。
不要总是伤妈妈的心,其实她很爱你,原来爱是为了对比恨她,恨是全力推动爱她,一切矛盾并不矛盾。”
想起季羡林的《永久的悔》。人啊!你要失去多少,才会真正学会珍惜!
又是一个下雨天,此时已经与妈妈一样高的我撑着那朵久违的“勿忘我”,也似从前母亲对我那样向她那儿倾斜了30度。
爱,有时只是一个倾斜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