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驱车到江津市中山古镇。途经陈独秀当年在江津的旧居,准确的说是路过指示路牌,真正的陈独秀旧居在一处偏僻的山坡上,碍于行程安排,只是坐在车上晃了一眼旧居的方向。爸在旁边介绍说,那是陈独秀晚年的住地,他在那里去世,遗体葬在安庆。 这时车头转弯,陈独秀旧居所在的山头蓦地消失。而这个晚年被人遗忘的革命家,六十三年的人生,也只是留下惊鸿的一瞥,最终被人遗忘在以往里。 鲁迅曾在《藤野先生》的开头的把日本“留学速成班”的满清学生痛快地讽刺了一番,那些学生梳着“标致极了”的发型浑噩度日。而当年二十二岁的陈独秀(1901年,当时他还叫做陈庆同),因为连续两年四处发表反清言论,被清政府通缉,无奈被逼逃到了东京。而他所就读的,便是当时的“东京高师速成科”。 但陈独秀在速成科的学生中确属另类,是否像鲁迅写的那样不务正业,整夜跳舞,已无法考证。但确凿的是,他依然把他的反清思想带到了日本,因为看当时的清国湖北留日学生学监不顺眼,陈独秀和两个志同道和的同伴一怒之下,踢开那位学监的房门,迎面先一记暴拳,后据说是由陈独秀亲自手拿剪子,一刀除了学监的长辫子。 如很多最终改变世界的人一样,陈独秀从小便不是安分的人,他幼时丧父,自幼人生跌宕不平,起伏的命运或许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所共有的,而陈独秀却偏偏觉得这样的波折太平稳,非要固执己见地去闯。这点从他名字的变化便能看出,小时候家中起名“庆同”,本是从了儒家的“中庸之道”。而这实在与陈独秀的个性背道而驰,于是从1914年开始,他根据家乡安庆一座山的名字给自己起笔名为:独秀,后干脆弃了原名,正式改名为“陈独秀”。 ——改名次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宣告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掀起,陈独秀的一生逐渐登上顶峰。 从1901年去日本,到1915年创办《新青年》,这十三年的时间,陈独秀因讨伐袁世凯入过牢房,还创办过例如《国民日报》、《安徽俗话报》等报刊,加入一系列反清组织,且都混到了不错的职务。离开日本归国,还顺利进入当时响当当的陆军军官学校任教。这一系列的举动,似乎都是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打下基础、积累经验,而作为“新文化人”,在陈独秀身上表现出的最大特点就是试图“以文服人”,加上《新青年》之后他创办的《无产者》以及和李大钊创办的《每周评论》,陈独秀一生参与创办、编辑的刊物竟有五样。其中使他在中国近代史上声名鹊起的,毫无疑问当属《新青年》。当时是在辛亥革命之后,陈独秀少年时期的最大目标“撬掉满清政府”已成定局,他又开始有了新目标,改革文化。 《新青年》创办时,鲁迅弃医从文并从日本归国已六年,闷骚了多年的鲁迅,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当时陈独秀在运动前线举着“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呼风唤雨;鲁迅、胡适、李大钊等人在后方成为《新青年》的主要作者,构成中坚力量;蔡元培在北大为“新文化运动”营造第二据点,充当坚实后盾。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青年》越办越盛,成功“捧红”了中国近代两位名垂千古的作家:鲁迅与胡适。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在1918年《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刊登之后,掀起轩然大波,鲁迅成为中国“民族魂”,便从那时开始奠基。 “新文化运动”的空前影响这还只是开头,苏联“十月革命”之后, 《新青年》又有了新的内容,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后来甚至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切开端的起始,预告了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嘛) 陈独秀领导了如此空前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理应得到至高无上的荣誉,但人生暮年,却潦倒到在江津贫病交加而死,源于后来一系列荒诞的故事,追根本源,其实是源于陈独秀固执的性格,或者说是天意如此。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陈独秀又因在运动中“过于积极”而当场被抓入狱,三个月后在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下被释。蔡元培当时激动地大喊:“北大为有陈独秀而骄傲!”北京大学都因为有他而骄傲,放到今天,当属一顶直插云霄的大高帽子了。 1921年陈独秀便当上了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老大哥,那时是在浙江嘉兴南湖一条破渔船上召开的“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陈独秀并未出席,他人在广东,在浑然不觉的情况下被别人选为了中央局书记。这还只是开始,后来从一大到五大,陈独秀先后被选为中央局执行委员会会长、中央总书记等职务,这恐怕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政绩最辉煌的领导人了。 而当陈独秀名耀江山之时,后来被全国人民景仰的毛泽东,还是中共的普通党员,充其量是个打杂的,或许那时毛泽东也曾以仰望的姿态对陈独秀毕恭毕敬过,后来在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跟美国记者斯诺会见时,承认五四时期“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并承认胡适和陈独秀取代梁启超和康有为,成了自己心中的“楷模”。但这也都是陈独秀短暂的辉煌而已。 1924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开始,三年后,蒋介石汪精卫跟共产党撕票,当年夏明翰临终一声:“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其实只是向世界说明:“大革命失败了!”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当然不甘寂寞,他多次独自一人,或纠结一小撮党员,反对共产国际领导层的投降政策。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非但没有再次给他名誉,反而成为革命失败的替罪羊,最后又是因为他顽固的性格,落得最后在国民党共产党两面不是人。 1927年他离开中共领导层。 1929年,又因多嘴被开除党籍。 1931年,他成为托洛茨基派组织中央书记。后又被他的托派学生开除出托派组织。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共产党针尖对麦芒,互相开战,互相唾骂,互相指责。但就是这样一个内战状态下,直到1936年中共被迫开始北行长征,这期间国共两党达成的唯一共识便是: “严惩陈独秀!” ——真是讽刺啊。 1937年抗战爆发,陈独秀被国民党释放,最后逃到四川江津(今重庆江津)。陈独秀的人生迎来最后凄苦的五年。 1939年,抗战后方移至重庆,周恩来和一群共产党干部特意跑到江津,苦口婆心来劝陈独秀去延安,并许诺给他更好的生活条件,被陈独秀一口回绝。 而后蒋介石也试图收买陈独秀,国民党几登陈独秀家门,均遭闭门羹,直骂陈独秀“老顽固”。 胡适劝他去美国写自传,他也最终还是待在江津直到老死。 独秀暮年,在江津只有一位老保姆陪伴,靠接受北大学生的救助过日。这时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推翻自己先前所崇尚的一切,企图重新定位自己。他终于放弃政治改革之路,潜心研究语言文字学与托洛茨基派政治学说。 只是最后,陈独秀在一些政治评论中产生了偏见,但晚年的瑕疵并不影响陈独秀一生对中国的进步所作出的贡献,并不影响他那一生的工成名就。 鲁迅晚年,面对不甘平顺的青年,他的劝告不是革命,也不是读书,老先生说了句大实话:“顶要紧的是,是银行里要有一点钱。” 这句忠告同样适用于陈独秀的一生。但如果没有他年轻时的读书与革命,鲁迅也许一生只是默默无闻的学堂教书先生,中国不知何时才能迈向白话文文学时代,中国共产党也不知何时能够建立,北京大学也不会有这么深厚的历史底蕴。 但是一枝独秀不是春,陈独秀的一生都是这样固执己见,一意孤行。这样的人生结局,看者无不唏嘘。的确是意料之外,但又何不是情理之中。 陈独秀(1879—194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