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什么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就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使学生自己去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与学习活动。
探究学习主要特点:一是问题性。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二是过程性。相对而言,接受性学习重结论,探究性学习重过程。探究性学习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语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的。三是开放性。接受性学习是一种封闭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习目标单一化、学习过程程序化、学习评价标准化;探究性学习则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习目标整体化、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评价多元化。发现性学习注重知识,更注重能力,注重认知,也注重情感体验,其目标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学习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过程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答案,而且鼓励学生独辟新径,其评价具有开放性。实际上,对于探究性学习而言,最重要的是问题的开放性,要允许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
例:8+7=15是接受式学习;8+7=?和8+7=16则是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