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融入了作者深深的感情。这其中,我认为写得最好的,即是它的跋——《扶轮问路》了。通过写作者与轮椅的种种故事,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身残志坚的作家与他的轮椅一起走南闯北,一起书写出沁人心脾的美妙文章,一起用那犀利的笔尖与深刻的思想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宽阔人生路。
作者史铁生先生本有着很高的天赋与很好的未来,但在他20岁时,残酷无情的病魔夺走了他行走的能力,是的,他曾自暴自弃过,但我们看到了他一步步从颓废中走出,一步步进入文坛,再一步步成为我们家喻户晓的文学大师,这需要一个残疾人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呀!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折磨不但没有将他击垮,反而让史铁生开辟出一条更为广阔的阳光道,更潇洒地从上面“走过”。
在感叹完史铁生那面对挫折顽强不屈的精神后,更多身残志坚的人物形象一个个浮现在我眼前:富兰克林·罗斯福壮年时一直无法站起,却带领美国夺得二战胜利;在人生最辉煌时失聪的贝多芬仍创作出许多不朽的曲目;海伦·凯勒,她在失明失聪失语的条件下撰写了十几部优秀的作品;以及我的偶像——史蒂芬·霍金,上帝的捉弄使他被禁锢,他那天才的大脑却能自由地去揭开宇宙的奥秘。他们能做到的事我们这群正常健全的人为什么不能做到呢?我们有着比他们更优越的条件,却为何仍抱怨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呢?
在我们的生命中,必然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而这条路上肯定有很多陷坑、歧路与一马平川。“扶轮问路”并不是残疾人的专利,我们要做的,也只有扶好自己用坚定的志向与清晰的理智铸成的轮子,笑看那些曾让我们摔倒、受伤甚至濒临死亡的障碍,才能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
汪志航作者系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学生
来源于语文报初二版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