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美好的时光

在我家院子的西南角,曾经长着一棵高大的老槐树,因为它,我的童年时光变得格外美好。开篇点题,引出对老槐树的回忆。

妈妈说,我从小就喜欢在大槐树下玩耍。

在我一岁多时,妈妈坐在槐树下做针线,把我放在旁边的草席上任我爬来爬去。没想到,我爬够了,居然扶着大槐树慢慢站起来了。妈妈装作没看见,我就小心翼翼扶着大树摇摇摆摆地转圈。跌倒了,又扶着树站起来……最后,竟一步三晃地挪到妈妈面前。“摇摇摆摆”“一步三晃”两个词,写出了“我”走路不稳的样子,而“挪”字则突出了“我”走得缓慢。那一刻,妈妈高兴极了,因为在之前我学走路时曾跌倒过,已经很长时间不敢自己走了,没想到,大槐树竟然让我克服了恐惧心理。

会走路了,我与大槐树在一起的日子逐渐多起来。没人陪我玩的时候,我会一个人抱着老槐树不停地转圈,然后靠在老槐树上,闭上眼睛,享受短暂的眩晕带来的飘飘欲仙的感觉。转累了,我就蹲在老槐树下,看蚂蚁在老槐树上上上下下地奔跑。偶尔,也会玩心大起,拿胶水涂在树身上,阻断蚂蚁的交通路线。有一次,我竟然坐在树下睡着了,最后还是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把我吵醒的。有时候我也会有很多的疑问:蚂蚁在树上爬来爬去做什么?小鸟在树枝上跳来跳去,老槐树会不会很烦?……围着大树转圈、看蚂蚁爬树、在树下睡觉,既充满了童心童趣,又有条理性。

再大一点,我会爬树了,于是我经常爬到大槐树上去玩耍。槐花盛开的季节,满树都是洁白的槐花,蹭蹭蹭,三下五除二我就爬到树上,先摘一把填到嘴里,再摘下一嘟噜一嘟噜清香四溢的槐花,让妈妈给我做槐花饼。通过视觉和嗅觉写出了槐花洁白、清香的特点。绿树成荫的日子,我就骑在老槐树最大的树杈之间,倚在最壮的枝干上,摘一片薄薄的叶子,放在嘴边,有一声没一声地吹着不成调的曲子。

“骑”“倚”“摘”“吹”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我”在大树上悠闲自得的情态。在风中摇曳的槐叶,不时拂过我的脸庞,柔柔的、痒痒的,像妈妈温柔的手抚摸着我。运用比喻的修辞,既写出了槐叶柔软的特点,又突出了“我”舒服惬意的心态。透过浓密的槐叶,看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听周围小鸟的啁啾声,如神仙般逍遥自在……

八岁时,因为凑不够给奶奶治病的医疗费,老槐树被父亲卖掉了。在电锯的嗡嗡声中,承载了我无数快乐的老槐树倒下了……

老槐树被带走了,但带不走的是那段美好的时光。篇末再次点题,首尾照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主题更突出。

徐洁作者系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中学学生

【总评】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老槐树带给“我”的美好时光。一岁多时,扶着槐树学走路;会走路后,在树下转圈、看蚂蚁;会爬树了,上树摘槐花、欣赏美景……这篇文章,既有选材上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又有语言上诗的韵味,可以说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赵 娟/荐评

来源于语文报初二版2015年3月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