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圩天

家之所在的土地,便是家乡。

牛儿拒绝和我亲热般扭过头,朝下的尾巴微微晃动着,鼻子上串着的一根麻绳被一个中年男子牵着,目光正延伸到桥远处热闹非凡的村庄去。桥对面的奶奶早早带着灿烂的笑容,眯着眼看了我好一会儿。我向那有着黝黑皮肤的乡亲挥手告别,走向那被家乡阳光笼罩的格外温柔的老人。

果不其然,今天正是赶集日,也称赶圩。在我的家乡,这是五天一轮的特色美食盛会。

大约是清晨不到七点,在鞭炮和不知谁的一声吆喝中,忙碌的一天就揭开了序幕。大大小小的摊子,在道路两旁铺开。乡民们或搬来了家中的木板凳,或干脆坐在放置货物的纸皮上。水果摊前通常是有一块A4纸大小的纸板,写着招徕顾客的话语——或打折,或附赠,更有水平的,便用上各种手法,变了法儿地夸赞自己的货品。尽管各家都盼望着在这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卖出最多的水果,但贬低其他家的情况,是绝对没有的。

家乡并不靠海,所以鲜有海鲜,哪怕是有,也是从外地运来,不大新鲜了。可土猪肉不同,不用饲料喂养,而是喂以煮熟的五谷杂粮,又加以适当的运动,使得家乡的猪肉不油腻,有嚼劲,炖汤还格外香。操着一口流利宁化方言的摊贩多穿着深色的围裙,脸上带着可称之为骄傲的微笑,举着一根顶端系着布条的棍子,在猪肉前时不时地驱赶着蚊蝇。

除了这种多是大人们购买的货品,更多的是受孩子们青睐的小玩意儿。只有圩天的街上,才会有奶茶和烧烤的踪影,孩子们到圩天便欢喜地攥着零钱跑到推车前,实际上嘴里都还有东西没有吃完。有一种包着豆沙的光饼是我最喜欢的,据说是将饼坯贴在炉壁上,用炭火焙熟,上洒芝麻,又香又脆。除了豆沙,肉的,糖的,或是只洒葱花的光饼,也是有的。夏天还有冰的,加了蜜的青草糊,花生冰棍儿,将被烈日蒸烤下的小村子变得凉爽起来。

走在人群中,有本村的,也有从桥那边邻村来的人,人人都带着微笑,显得温馨而美好。遇到熟人,奶奶就和他们攀谈起来,有时还拿出几个吃食分给对方的小孩。整个村子都是沸腾的,爽朗的笑声和吆喝声传遍山谷。

当夜幕开始包围这个小山村时,人们开始慢慢收摊了。解开用皮筋捆着的钞票,仔细地清点着一天的收获。将纸皮和剩余的货物搬上板车,毛巾斜搭在肩膀上。初生的月牙儿发出淡黄的光,似乎在与每个人告别。远远地,蹬上了自行车的邻村女人丢给我一个苹果,笑道:“这个送你,小孩。”然后身影很快消失在桥的那边。

指导教师/姜永兰

作者:叶雨婷

文章来源:语文报初二版2016年5月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