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门,妖门

在高大的双开的木门前面有两个小小的门扇,比我高出许多,须站在小凳子上,才能将下巴搁在门框上。而腰门的高度正好是大门的一半,是因为这个就叫它“腰门”?

但一开始,我自以为是地听成了“妖门”……怎么会叫“妖门”,是妖精进出的门?……

——《腰门》

这本书在我柜中搁置了五年。如今,再次翻开它,我又嗅到了书页间熟稔的芬芳。于是,提笔写下这篇迟来五年的读后感。

腰门,“我”的“妖门”。“妖门”中蹿跳的小妖精,名为童年……

那座水灵灵的古城里,那条老街中有一扇腰门,开开合合间流淌着一个女孩的七年。从六岁到十三岁的寄住时光,童年七载的足痕历历。有些人来了,来了又走了,唯遗下她以悲喜无常。她在这些人、事、景物中迷惑着,思考着,感悟着,成长着……最后,她也走了。小城在身后远去,一如她一去不返的童年。

灵动清浅,吟,则为诗;咏,则为曲。咀嚼这本书,能尝到和《城南旧事》极其相似的味道,如一杯放凉的茶,虽然味道有些淡涩,但余味百转千回。

通过孩童澄明的眼映射大千世界、世事无常,用他们的笑和泪,他们的困惑与呐喊,编织着主人公的童年。而读者的童年,也不经意间得到回放。让我们在书中找到童年的自己,也许就是这本书永恒的魅力之所在吧。

初读此书时,我九岁。当时只是朦胧地觉着好,却不知好在哪里。如今再读,我十四岁。不再是儿童的我终于算是稍稍读懂了它。诗一般的语言让我完全可以把它当作诗歌背诵。诵着,诵着,竟嗓眼发涩,哽咽难言。我想,之所以能背,是因为那些事我们仿佛也曾经历;之所以催泪,是因为那些感情我们仿佛也曾拥有。

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拥有书中那么美的童年,那样旖旎的小桥流水。但那些与友同行的欣悦,那些对未知的好奇,那些怀揣秘密的不眠之夜,那些离别的怅然,那些一个人的寂寞与瞬间深入骨髓的孤独,那些惹祸后的忐忑,那些对事物的不解,那些朦胧的思慕与酸楚,那些心有千结后的豁然开朗,谁敢说我们不曾拥有?

成长中定有难言的欢悦,以及无可逃离的无奈与痛楚。我们注定要舍掉与生俱来的空灵,远走棘途,捧出本初空空如也的心容纳一生红尘陌陌。成长,可以如此理解吧!但心中仍有永不会被挤占的一角,儿时的记忆,在这扇心门中沉睡。叩启之时,会仿佛望见故乡的长街,火树银花。

那是我们的“妖门”。“妖门”中蹿跳的小妖精,名为童年!

朱桓作者系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学学生,指导教师/杨翠云

来源于语文报初二版2015年12月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