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立在窗前,看窗外几只麻雀叽喳前行,在枯树中显得分外孤寂。背后的电视正播放着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的纪念活动,为这苍寒的十二月平添了几分凄怆。侧耳谛听,风掠过枯叶,袭入耳中,带来一支轻微的、古老的、遥远的、悠长的歌,淡淡萦绕在耳边,需仔细分辨,才可捕捉到一缕音符。
这是一支唱在十二月的歌。
它是铿锵的、澎湃的歌。1936年12月12日,中原永远忘不了这个日子,也永远忘不了这支歌。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面对日寇铁蹄,奋起举枪,奏响了一支为国为民的激昂之歌。华清池旁,不再是杨贵妃缱绻温婉的柔情,而是蒋介石仓皇躲避、被迫妥协的身影。从此,这支昂天鸣奏的凯歌,高高响起在抗击日寇的战场上,久久不息……我在近八十年后的今天,隔着岁月,在电脑屏幕前凝视着两位爱国将领的黑白相片,无限崇敬,无限感慨。为了全民族的利益,他们二人付出了惨重代价——张学良被禁锢了近乎一生,杨虎城一家被秘密处决。所以这支歌的尾声,应有些许凄凉吧,夹在冬风中,扑向我的面颊,带来久久的叹息……
它是凄婉的、悲愤的歌。1937年12月13日,中原永远忘不了这个日子,也永远忘不了这支歌。日军的铁骑踏上了古城金陵,日寇的屠刀刺伤了南京这座城市的心。刀光剑影中,已看不清百姓血肉模糊的身躯,已听不见婴儿悲恸四海的啼哭。只听见一曲悠远凄婉的笛音,缱绻绵延,在血红的天空中久久盘旋。300000,一个哀痛的数字。尤记得历史课上,看着一张又一张照片,我的心好似在滴血,泪光涟涟中,老师的声音也淡去,只剩下宛转哀凄的歌,荡在心中。十二月,更加凉了,真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独自望向灰暗的天空,十二月的歌,催人泪下,又激人愤慨,飘来声声叹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清醒剂。”因为有十二月的歌,我们体悟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中那拳拳爱国之心;因为有十二月的歌,我们永远铭记那个中华民族滴血之日;因为有十二月的歌,我们将在安乐中觉醒,去拼搏奋起,去强国强己,避免历史重演,争取更灿烂的明天,奏响属于我们自己的十二月的歌!
作者系山西省太原市五育中学学生
作者:罗文睿
文章来源:语文报初二版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