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味道

过年时,连续数顿大鱼大肉,味蕾似乎有些麻木了。中式的、西式的、日式的交替着往肚子里塞改为“轮番轰炸”,使语言更加生动有情趣,肚子是填饱了,舌尖却总是觉得缺了些什么。我便来到王家沙,寻一份清淡的上海味道。修改为:熬到初八王家沙终于开门营业了,一大早我便兴冲冲来到王家沙寻找一份久违的上海味道。

没想到一大早王家沙排队人还是蛮多的排了许久的队又等了许久,才等来了一小碗热腾腾的酒酿圆子。等我迫不及待夹起一个吞入腹中放入口中,却莫名地有些失望:甜,自然是极甜的,只是压根没有酒酿的香味;小圆子不够糯,最里面还没有煮透,实在是无从欣赏。

王家沙也不过如此,那么有生之年我恐怕再品尝不到修改为:不知何时才能再次品尝到童年时吃的正宗的酒酿圆子了……这里过渡比较自然。思绪不禁飘到了童年时期。

记忆里的酒酿圆子,浓稠的汤散发着诱人的清香,白白胖胖的小圆子挤挤挨挨在白瓷碗中。我往往一勺铲起五六个,一起送进唇齿间。那QQ的糯米和酸甜的酒酿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吃第二口。于是,一大碗下肚却只在须臾,也是常有的事。描写细腻有味,读来令人也垂涎欲滴。

记忆里的酒酿圆子,特色在于上面的几点桂花,带着秋天的香味。小时候,坐在小院里那棵老桂树下吃酒酿圆子,闻着桂花,越闻越香,不禁产生“吃桂花”的想法。于是,趁着外祖母不注意,抱住树干猛摇几下,那桂花便纷纷扬扬落在白瓷碗里,吃了几口才感觉桂花并不甜。不像经过外祖母特殊酿制的桂花那般香甜。但倘若被外祖母撞见我“偷”桂花,便要被大惊小怪地说教几句,然而,我却总有自己的应对方法——傻笑!日子,便在傻笑声中一天天过去……修改为:外祖母见了大笑:“小傻瓜,桂花要用糖腌制了才能吃的……”我也憨憨地笑,日子就在祖孙俩的笑声中溜过……

记忆里的酒酿圆子,最难忘的还在于其制作过程。不同于现在超市里的袋装半成品,童年时的酒酿圆子,可是纯手工的!从磨糯米到搓糯米团,都是外祖母亲手做的。常常,她一边制作圆子,一边给我讲故事。那些美好的童话故事,连同我那童话般美好的童年,似乎一同被揉进一个个糯米团子中。煮圆子时,我坐在小木板凳上,看小圆子在水中沸腾、翻滚,耳边则悠悠回荡着外祖母的故事。袅袅轻烟飘渺在锅沿,模糊了外祖母脸上的皱纹。我深吸一口气,满屋的清香温暖。细节描写到位。这恐怕便是外面永远也吃不到的味道吧。

小时候吃酒酿圆子,一定要等腹中实在塞不下才停;小时候吃酒酿圆子竟会做出“吃桂花”的傻事;小时候……此处还可加一句:小时候守候小圆子时还能听到外祖母动人的故事……

寻一份上海的味道,寻一份心底的童年。收尾自然,有韵味。

作者系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七二班学生

【总评】

七年级语文有一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藕与莼菜》,读来文笔清新典雅、情感平淡动人、结构清晰自然,堪称散文中的典范之作。于是我便出了一道作文题《上海的味道》或《家乡的味道》,此题是考虑到有些孩子是新上海人。此文作者是个情感细腻的小女生,全文语言平淡有味,清新自然,起承转合也恰到好处,如在对比中不禁回忆起童年时吃的正宗的酒酿圆子,然后从三个点上逐层深入地展现酒酿圆子的味道来自于特别的桂花、特别的时光、特别的人……同时作者还用到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写作虽有技巧,但能把技巧很自然地融入到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中去才能写出真正动人的文章。

俞青青/荐评

作者:俞安睿

文章来源:语文报初二版2016年4月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