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茧自缚——我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这个词。
我时常想到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野鸟,矫健苍劲,无拘无束。我羡慕它不用忍受世间一切折磨,而是与清风白云做伴,俯瞰山川。我更佩服能在林间奔驰如闪电的猎豹,能享受唾手可得的美味和迅风疾呼的快感,能在奔跑追逐中洒脱一生。然而,蚕,一种只能在平滑的叶片上蠕动挣扎的物种,却永远无法体会那样的自由和快乐。现在,它还要自己制作一个不见天日的笼子,把自己关在小小的一隅。是为了变成蝴蝶吗?可蝴蝶的高度何其渺小,它的一生又何其短暂,我为它感到不值。
直到一年的秋天,我有幸观看了一次花展。成簇成片的花朵如染料般倾泻进我的眼眸:粉的、淡蓝的;艳的、素的;张扬的、含羞的,姹紫嫣红,好不热闹。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并不是花,而是花中蝶。顺着所有游人灼热的视线,我看到了令人惊叹的一幕:在宽阔的广场中央,一大片火红的牡丹正热烈地盛开。它的上方,有数百只蝴蝶在皎洁的蓝天下飞舞、跃动,翻滚如涛。它们像细微的尘粒,像五彩的珍珠,自上帝之手撒下,在血色的火海中沉浮着,却毫不退缩。细看每一只舞动的蝶——玲珑小巧的躯干、精致华丽的翅膀,它们踏着唯美的华尔兹舞步,摇曳着秀丽的裙摆,就如倾国倾城的舞者般惊艳。倏地,一群白色的蝶落在了牡丹上,在繁茂的花海中穿梭。它们时而与青绿的花茎喃喃私语;时而与娇艳的牡丹紧紧相偎;时而载着花蜜翩翩而飞。花不离蝶,蝶不弃花,这便是世间最美丽的陪伴与眷恋。整个原本喧嚣的广场,似乎都已渐渐沉默下来。大家不约而同地以一种寂静的方式,为这至上至美而喝彩。
脑海中突然浮现了那只茧,那只小小的、弱不禁风的茧。我不知道蚕是怎样从那方阴暗的空间破茧而出的。但如今,我敢肯定,它的努力并未有半分不值。它看似自我束缚、自我摧残的行为,是为了有朝一日化茧成蝶,纷飞于花海中。哪怕只是昙花一现,哪怕只是须臾惊世,活过、努力过、张扬过,它也不负此生。
蝶,仍在现世舞动。但在我的眼中,它已穿越了时空的沙漏,化身成了千姿百态——有困在茧中卧薪尝胆、隐忍不发的越王;有在茧中四处突围、南征北战的项王;有在茧中吟咏“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贾岛……他们为自己编织了厚厚的茧,然后在茧中进取,在茧中蜕变,最终得以沐浴朝阳,领略这大千世界的美好。那个小小的茧仅依托着它沙粒般的存在,却诠释了一个个无所畏惧坚韧不拔的生命。凤凰浴火重生,蠕蚕破茧成蝶。没有地狱般的苦痛与磨砺,怎会得来天堂的曙光!
蚕,一层薄纱,一隅孤独,却酝酿了半世最为华美的盛开。
作者系江西省樟树市清江中学学生,指导教师/李弗不
【简评】
见物见人,托物言志。从作茧自缚开始,反其意义而写之,作者惊艳于这只茧,寄情于这只茧。这只小小的茧,在作者笔下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短暂。可也正是其渺小、短暂,一旦化茧成蝶,却又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惊艳。是什么成就了它的魅力、美丽和惊艳呢?是它的自我约束、自我摧残,是它的卧薪尝胆、隐忍不发,是它的苦难经历、炼狱磨难,是它的无所畏惧、坚韧不拔……读完此文后,我们谁不希望自己也能化茧成蝶呢?我们也知道了,自己的人生该怎样去化茧成蝶。
作者:杨 妍
文章来源:语文报初二版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