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被退休”的老朋友——黑板

不记得你身经多少次板擦的刮磨,不记得你遭过多少激情澎湃的敲打,不记得你映衬过多少次有力挥舞的手势。在“课堂硬件现代化”的大潮中,未至“暮年”的你,终于“被退休”,对有些人还很觉陌生的“白板”成了教室正墙面的一统天下。

乌黑鄙陋似乎是你生来的命运。自第一天被悬上大墙始,你便永远地告别了光洁。尘埃一层一层,覆盖你曾经的新颜,而沉重的年岁被你看在眼里,琅琅书声被你听在耳里,沉淀在你黑黝深处的心里。你是否怨过,无人可知。你不能被人理解,只能默默地为众人承担着岁月里最严苛的镌刻,铭记着最温和的时光。于是,你变得愈加斑驳,愈加深邃,愈加渐趋永恒。

你,如此一个别样的存在,抵过了时光的消磨,却在某夜,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崭新的白板。白板告别苍老、陈旧,仿佛永远光洁如新,永远板着一张冰冷的脸漠视着眼前人。油墨涂抹,无力地软软滑过,于是,老师的点戳敲击成为历史,粉笔的工笔细描退出舞台,粗画线亦不再。

好朋友啊,你不知现在身在何方呢?是否四分五裂了呢?我不由自主地怀想你。记得曾经最令人厌烦的劳动便是为你擦身,板擦划过便掀起漫天雪花,让人捂鼻皱眉;曾经最怕的位置是第一排,最怕的便是每天仰头面对你,低头吃灰“补钙”;曾经上届学生刀刻弄花的你,被我们用折纸小心地遮掩,你不显突兀,反而更显雅致;你那黑黝的漆皮曾经翻卷,我们用水浸润,用胶纸补好;曾经用彩色粉笔描画粗细相间的线条,在一片嬉笑声里在你身上显出一副老班的“尊容”……原来,一个物体在成为回忆后才会显得弥足珍贵。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人人都懂,却不能避免失去了才惋惜的悲伤。

当你将要完全浸入黑暗中时,我以为大家早已将你忘记。哪知老师们每天都抱怨白板上板书不习惯,同学们每天都诉苦看不清黯淡有时又“流泪”的油墨字迹,我们再也不能用可浅可深、粗细有致的线条涂鸦出心中的世界……于是,“原来的黑板多好啊”,成了每个同学的一声叹息。怀旧,如此早地成了我们共同的心声。

斯多图说:“怀旧是对当下现实的反抗,换言之,用一种简单的怀旧对抗一种简单的进步。”某些变化往往一去不复返,因而这种不可逆成了被渴盼回溯的对象。从黑板到白板的改变,我们都能理解其中的进步,然而正如乡村城市化一样,我们往往会认为不可逆的发生是不完美的,变革之前的世界总是美好的。于是关于过往,那理想化的记忆、童真似的情感漫涌而来,侵蚀我们的精神。这无关对错的论辩,只是对于世界的认知角度有所不同而已。

黑板啊,老朋友,我不知道为何会为你生出如此多的断想。我不知道你的归途在何处;我也不知道,我该拿什么去珍惜你和你的继任者。但我知道,每当我触摸那块墙壁,我依旧能感受到你深藏其后蔓延的根。

【简评】

作者借鉴“选材须‘老’,切入要新”的笔法,围绕黑板记录对过往学生生活的回眸,选材是“老”的,但文章的切入点却是新的——由在黑板“被退休”时“我”内心的五味杂陈,转入关于“怀旧”与“进步”的理性思考,从而给文章立意注入哲理内涵,升华了文旨。

作者:闵世尧

文章来源:语文报初二版2016年9月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