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从电视上看到售票处排起的长龙、火车车厢里拥挤的画面,听到铁道局加开临时列车、警车为买不到车票的农民工摩托车队开道护航等的报道,我总是不以为然。今年春节,我随爸爸、妈妈回湖北老家探亲,着实体验了一把“春运”的滋味。
我们乘坐的是宜昌开往北京西的K50次列车,由于人太多,即使提前十天也只买到了站票,为此,我们买了三个小板凳。晚上八点,开始检票了,人流开始向检票口涌去,我也随着拥挤的人群缓缓向前移动。出了检票口,人们纷纷拖着行李跑向车厢,行李箱在地面上发出“嗡嗡”的声音,我也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站台上仿佛弥漫着一种战前的紧张气氛。
好不容易挤进了车厢,一股热气扑面而来,车窗的玻璃上雾蒙蒙的,不时地往下淌水。我赶快脱下了羽绒服和毛衣,头上还是不停地冒汗,只得又挽起了袖子,不少人脱得只剩下一件薄薄的衬衣,还连声喊热。这时,我听到有人说车厢内的温度绝不低于海南三亚,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又有点符合实际情况。
车厢内不仅热,还十分拥挤。人多得脚都插不进去,要想穿过一节车厢,没一百句客套话根本过不去,又是“谢谢”,又是“劳驾”。这不,我们连江湖语言都用上了:“各位兄弟姐妹,大家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请让一让。”我和爸爸妈妈也被人群冲散了,我只得自己动手找一块立足之地。好不容易在很多条腿之间找到一点空隙,我试着将板凳插下去:左边压下一点,再按按右边;斜着倒是插下去了,但怎么也正不过来。最后终于将板凳放下去了,麻烦事又来了:根本坐不下去,因为两边都太挤了。哎!挤火车的滋味真不好受。
由于我们的车厢比较靠后,打水不方便,而且温度又高,大家带的饮用水很快喝光了,这给卖水的工作人员带来了不少生意,卖水的一进门刚吆喝了一声,乘客们就纷纷拥上去“给我来两瓶”“我要三瓶”,还没走到车厢中间,三元一瓶的两大捆矿泉水就卖完了。我们也买了两瓶,但我没敢多喝,害怕上厕所。不一会儿,又来了个卖水果的,一进门便喊:“雪中送炭了啊!”这下本来拥挤的车厢变得更加拥挤,什么“雪中送炭”,分明是“雪上加霜”嘛!
大概十点钟,我有点困了,头随着列车的颠簸晃起来。后来听妈妈说,有个好心的阿姨把我的头靠在她的腿上,我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后来车厢内发生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回到老家之后,我不由感慨,经历一次“春运”真是不容易啊。如果人们都能留在老家生活,不用东奔西走地找工作,那么,春运会不会不再是个烦恼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