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国演义,相信大家想到的是曹操、刘奋、关羽等人物吧。三国中曹操有个"煮酒论英雄″,今日我效仿先人,也来个"煮水论英雄"吧(好吧,其实是我没有酒,就拿个水代替吧。)三国中的军师,较出名的就数诸葛亮和司马懿了。他们足智多谋,为主公的大河江山献计献策,也可以说他们间接推动着三国故事的发展。但是,今日我要谈的两位在三国中并不如以上两位出名,却给了我深刻的印象。第一位一一陈琳。他是袁绍手下的一位文官,虽是文官,但位分并不如谋士。袁绍出兵攻曹操,为了不让天下人议异,派陈琳罗列曹操的一系列罪状,并且发放各地。真的是不得不佩服陈琳的能力啊,叫他找罪状,结果把曹操祖宗十八代罪状有的无的都写了出来。讲得通俗一点就是他太会骂人了。曹操当时正是重病缠身,看到了陈琳写的罪状条,一刺激,竟好了。让我觉得好笑的是,他边细细欣赏着罪状条,边不禁夸赞陈琳的文笔好。当然,陈琳倒霉了。淝水之战袁绍大军大败,曹操擒获陈琳。鉴于陈琳同学先前的优秀文章,曹操老师怎能不做出点表现呢?第二日,就拉陈琳到袁绍的墓前,叫他当着袁绍还有曹操大军的面,再次念出那张罪状条。陈琳面不改色,雄纠纠气昂昂地高声念着,全然不怕曹操的一个不满意就"咔嚓"了他。第二位一一丁奉。以前我都不知三国中有丁奉这么一号人。他是吴国的一位老将军,有勇有谋,对吴主忠心耿耿。吴国与魏国交战之际,总将诸葛恪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不听丁奉的话,该出兵时不出兵,不该出兵时就擅自出兵,以致吴军大败。丁奉因此告老还乡。吴王孙权逝世后,国内政权一片混乱。新任吴主孙休年纪太小,无力与朝庭掌权者反抗,眼看吴国就要灭亡了。这时,丁奉回来了。用一系列计谋(无从说起,不讲了哈)除掉了朝庭败类。我想,如果不是丁奉,吴国也不会是三国中存在最久的国家。由此看出,他不就是一位绝世功臣吗?陈琳,丁奉两位也许并不是三国中最主要的人物。但他们身上展示出的无畏气魄,绝对让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