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坡

常言道:“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在没看《水浒传》之前,只是单纯认为是一群人整天打打杀杀,在刀光剑影中起义造反的故事。但反复研读完《水浒传》之后,才在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中领悟出一个字——义。而这义的传承,非十字坡莫属。初遇十字坡,道上传言:“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当时它给我的印象不就是一个十分血腥,以卖人肉包子为生的黑店嘛,张青夫妇怎么会成为所谓的英雄好汉呢?后又看到店主张青的约法三章:“此地三等人不可坏他”。可即使这样,十字坡上还不是在犯下血淋淋的命案吗?难道除此之外的人都该死吗?我反复阅读书籍,查找相关资料,才猛然发觉,十字坡上确实杀了不少人,但大部分是欺压良民的官府行差,为社会客观上又维持正义的形象。像是侠肝义胆、处事谨慎的鲁智深,因官府不容他,浪迹于江湖之间,路过十字坡时,与张青成为结拜兄弟。常言说:“人以群分,物与类聚”,能够和鲁结义的,应当也是惺惺相惜,有共同性情之人,此刻我隐隐察觉到,这十字坡有意思。张青为其指明道路,建议他前去二龙山落草,为迷茫、失落的鲁智深,指明了一条安身立命的道路,渡过危难时刻。这就是十字坡的义,它是世人在面临抉择时的渡口,张青夫妇便是这渡口上的摆渡人。当然,渡的最成功的当属武松。武松被发配至孟州道时,经过十字坡,与张青结义,当时张青欲渡武松落草,武松却因相信官府清明,法治公正而拒绝了。第二次上十字坡的武松因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被官府通缉,此时的武松深刻明白了官府黑暗,法治混乱,天下虽大,却没有他武松的立足之地。他便在张青夫妇地指引下做了行者,张青夫妇也不愧为优秀的摆渡人,让武松成功从安身立命到了身立命。有时我在想,我们的学校与十字坡何其相似,身处其中的我们备受煎熬,面临着课业繁重、老师严厉、升学压力等诸多问题,不禁迷茫,我们该何去何从?因为此时的我们思想还不够成熟,人生阅历不够,知识储备不足,认识事物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经常会感到徘徊困惑,这时我们就需要像张青夫妇般的摆渡人指引我们。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十字坡,十字坡上都有摆渡人,希望我们在生活中足够幸运,能够遇到敬业乐业的摆渡人。如此再三,经历过足够多的渡口时,我们也就成了新一代的摆渡人,传承这渡口上的义。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