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的镜子
诚信就是诚实,它好比一面忠实的镜子。人们的思想中不能没有这面忠实的镜子,一旦没有这面镜子,我们内心的美与丑就没有衡量的标准了。人如以诚信为本,就能塑造完美的人生。
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帮著称于世界,中华名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可以是“诚信”的故乡,“仁、义、礼、智、信”是我国在两千多年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而“信”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曾子常常谈“信”,“为人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是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两项内容。在《论语》中从个人修养也说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側以行之哉?”作为一个人来说,人无信则无以立,无以行。孔子治理国家是谈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上好信,则民莫不敢用情。”站在为政者的立场上,孔子认为“信”比军队、粮食还要重要。
荀子也认为“诚信生神”。到汉朝董仲舒则把“信”列为五常之一:“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饬也。”汉朝许慎在《说文》中释“诚”为“信”,诚信互训。宋朝朱熹认为,诚是自然的实,信是做人的实。明末清初的王船山则认为“人与人相於,信义而已矣;信义之施,人与人相於而已矣。”这就把人与人的关系看做是信义的施行,所以人与人是相互服务的关系,讲信用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和守则。诚实守信是何等贵重啊!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