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

三块银元

一天下午,我坐在卧室的梳妆台边,无聊地拨弄着里面的东西,突然,一个木制的小盒子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个用橡木做的小盒子,里面会有什么宝贝?玉镯?宝珠?还是……我轻轻地把锁打开,里面端端正正地摆放着一块红布,好像鲜血染成似的,这时我的好奇心达到了极点,我小心翼翼地掀开红布,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三块银元。

这三块银元上锈迹斑斑,没有现在的银子那么光亮,我用手掂了两下,真重!我举着着三块银元跑到爷爷面前,爷爷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相宜啊,你长大了,该知道这三块银元的来历了。”

爷爷的老家在湖北浠水,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那儿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1940年日本侵略中国,当时,活跃在大别山的新四军第五旅,不仅弹药奇缺,就连食盐也被日本人半路拦截了。为了粉碎日军的封锁,地方党组织配合新四军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反封锁斗争。新四军游击队来到太爷爷村里挑选了9个精干的青年,赶赴安徽潜山县运盐,太爷爷一心想着为抗日作贡献,于是自告奋勇加入到挑盐的队伍中。

这支小队被一名化妆成农民的士兵带领着,每人随身都带着干粮。太爷爷和同行的老乡们在大别山的群山峻岭中穿梭。白天他们休息,一到天黑就跟着当地的向导摸黑前行,每天晚上只能走五、六十里。进入大别山区后,太爷爷一行人才敢放心地走,不知疲倦地赶路。当时虽然是初冬季节,可大别山已经是冰霜世界。白天,太爷爷他们挑着担子翻山越岭,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湿透。到了晚上,山风刺骨,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冻得人瑟瑟发抖。他们有的双脚被草鞋磨出一个个血泡;有的血泡破了,血水模糊双脚;有的肩上被压得又红又肿。但大家没有一个人喊声苦,没有一个人叫声累。有时候他们在深山老林的猎户家借宿,进入大别山腹地后,没有人烟,他们只能睡在山洞里。太爷爷他们饿了就拿几把炒米充饥,渴了就捧几口山泉解渴。每去一趟往返一个多月,最后才能到达新四军驻地。

每去一次,新四军和当地组织给每位发一枚银元。太爷爷在冬春两季,三次跋涉,风餐露宿,领取了三块银元。太爷爷和太奶奶一直舍不得用,当做传家宝,传给了爷爷,爷爷又把它传给了爸爸和妈妈。

我拿起这三块与众不同的银元,又仔细端详了一遍。这一遍,我在它的身上看到了不怕磨难,吃苦耐劳,勇敢奋斗的金色光芒!回想起1940年抗日战争那硝烟弥漫,血流成河的场面,而现在的世界是那么和平,生活是多么美好。太爷爷坚强的毅力和勇敢奋斗的精神,也将激励着我自强不息地学习,我相信太爷爷和太奶奶一定能在天上看到我的一举一动,他们一定会露出欣慰的微笑。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