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为了自由的呼吸》有感

当我读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第一次’时,我很有感触。书中说到:“我们给他们创造的‘第一次’机会实在是太少了,而许多学生只好走到社会上再去完成人生的‘第一次’。这是教育的失职!”是啊!细想一下,无论小学还是大学,总是感到学生能力的单一,要么就是成绩很好,能力很差,要么就是什么都很强,学习不上心。为什么会有如此极端的想象发生呢,我觉得学校的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为学生提供的平台太单一了,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得发展,长时间的荒废,能力就退化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尤其又是一年级的教师,我觉得我的教育理念会对学生的学习带来深远的影响。在我的教学中,会有多少个‘第一次’啊,第一次写作业;第一次考试;第一次回答问题;第一次做错题等等等等,而对待这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教师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前总是把目光放在学生的纪律、成绩、听讲这些很局限的方面,对这些方面是应该关注,但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在关注以上方面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学科的发展。我常常在想,数学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呢,是一些数学书上的知识,是考试的技巧,还是解题的能力。我觉得都不是,数学是最美的一门学科,我觉得应该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这种数学的美,发自内心的愿意接触它、了解它、探索它。而这种美好的愿望都离不开数学学习研究中的许许多多的第一次。

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有趣的。在教学中应该多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交流。以前我总是害怕让学生活动,怕耽误时间长、怕课堂纪律不好、怕教学目标无法完成。所以总是蜻蜓点水式的草草结束,接着就是老师的讲、学生的听。是的,学生很听话,效果不错,直接给学生指了条捷径,中间的环节省略了,看似很完美的教学过程,确剥夺了学生太多的第一次。这样的教学学生会喜欢吗,会感兴趣吗?难道永远都给他们指条捷径吗,不可能!不探索、不交流永远都不会有学习;永远都不会进步。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学生活动的,我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刚开始效果是不大好,学生总是乱哄哄的,但我想学生的成长是需要过程的,于是我不断地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提升自己课堂的驾驭能力,我明白活动过程不应该是一种形式,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认知过程,教师提出的目标要简洁易懂,分工要细致,要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活动学习的‘第一次’。数学课中经常有一些实践活动课,以前总是觉得可上可不上,读了此书,我才发现,这些实践活动课很重要,是让学生发现数学美的最好方式。于是我每次都认真备课,有时课前准备很麻烦,要准备很多的教具,学生也要带一些材料,但我没有放弃,我相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不会是杂乱无章的,应是活而不乱的。在最近进行的实践活动课《小小商店》中,我切实的感受到了。我把这次任务告诉了班里的学生,学生们很开心,纷纷去超市打听价格,买来相应的东西。在课堂上学生把自己带的物品摆在桌上,组成个一个个小小商店。学生们分组交流着,在买东西、付钱、找钱等一系列活动中,我发现学生的知识经验不仅得以积累,还有所新收获,知道了“9.5元”的含义,而且还相应的培养了学生对于人民币的估算意识。知道买东西大概要准备多少钱。通过这样一次一次的活动,学生爱上了数学,愿意与人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习数学的信心也足了。家长们也反映学生在家做作业不再有依赖性,很有主见。

付出就有收获,这只是无数个‘第一次’中的一个,我想如果学生的每个‘第一次’我们都能认真、贴切的为学生创造条件,那学生的成长该会是多么的丰富多彩,虽然这中间的过程有挫折、有汗水,但经历了才能积累经验,才能提高能力。正如书中所说:人生是由无数“第一次”组成的。在学校生活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第一次”体验,尽可能地让学生主动寻求“第一次”体验,这样的经历会影响学生一生,这样成长起来的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时代和斑驳陆离的社会。不要把一切体验都留到学生踏上社会之后。那样的话,我们的教育就意味着没有很好的完成。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