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次醒来,不远处是苍翠的青山,时不时吹来清凉的山风。我注意到,身边那片黄澄澄的麦浪,微风拂过沙沙作响。我享受周围的一切,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可慢慢地,我产生了疑惑,我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呢?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我身上,晨光熹微中,我看到一个个弯腰耕作的人,他们忙碌着,脸上洋溢着幸福,那是丰收在望的喜悦啊!“老伙计,这些麦子就交给你来守护了。”临走前,农民总是不忘拍拍我的肩膀,然后便扛起锄头离开了。那一刻,我一下子明白了我的价值:“放心,我一定好好看护,麦子收获时定不负众望!”
春天,欢快的云雀总是向着艳阳,那样飞,那样唱,它们也曾在我肩头停歇。我挺直腰板,站在旷野之中,随着微风轻轻摆动,高兴地唱起歌:“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夏天悄悄走来,燥热难耐,我的四肢有些发麻,不免想偷懒歇息。可看到身后的麦子越发挺拔,还是咬着牙坚持。后来,越来越多的虫子沿着我的肢干爬上来,它们开始蚕食我的身体,我疼痛得喊出声来。看到身体越来越干瘦,我的内心说不出的难受。不但如此,它们还七嘴八舌地议论我,嘲笑我的执着。我憋红了脸,我不想放弃。
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幅幅农民丰收的画面,他们的笑,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我要坚持下去,为了那个收获的约定!
一天一天,我的身躯依然挺直,一月一月,身后的麦田终于荡漾起了金黄。
我欣喜地望着高远的天空,那里点缀着几片白云。那熟悉的身影又匆匆出现,他们扛着锄头,背着箩筐,笑容依然灿烂。春耕,秋收,冬藏,寒来暑往,岁月更迭。如果可以,我想一直做一个稻草人,安静地守护我心中的希望和梦想。
阅卷心语:
想象生动,紧扣主题。考生基于作文的要求,展开丰富的想象,紧紧围绕“我是一个稻草人”,写出了稻草人的艰辛与执着,尤其是在写稻草人忍受虫子蚕食时的场景,给人非常逼真的感觉。结尾“守护心中的希望和梦想”,主题突出,引人向上。
特定场景,心理细腻。考生借助特定的场景,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刻画稻草人的形象。面对苍翠的青山,沐浴凉爽的山风,是一种“难以自拔的享受”;看到耕种的农人,听到亲切的话语,内心是“不负众望”的坚定;倾听鸟雀的欢唱,用歌声表达内心的喜悦;在烈日下也想偷懒,遭受虫子的蚕食时咬牙坚持;丰收在望又是那么的喜悦……正是真实场景中的心理描写,稻草人的形象才会立体生动。
一考生
荐评/吕毅然
文章来源于:《语文报》中考版2018年11-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