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它比作一位女子,那他就是绝代佳人;如果把它比作一位男子,那他就是铮铮铁骨;如果把它比作一个孩子,那他就是生机勃勃;如果把它比作一位老人,那他就是德才兼备。他,是平遥。
身在平遥,有众所周知的盛典。那是举城的华宴——平遥中国年。他赋予整座城市以活力,他赐给整个平遥以非凡。到了快过年的时候,几乎人人都像小孩子一样,都开始盼着,盼着能早点过年,人们就这样一直期许着,直到街上卖年货的人越来越多,那份期待,也就越发急切了。
大年前一天——除夕。随着门铃的一声声响,身在外乡的儿女,一个个的提着大小包裹踏进门槛。老夫妻脸上开始挂满了舒心的笑。一家老小便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着团圆饭。不知不觉的,窗外鞭炮响了起来,漫天的烟火照亮了夜空,小孩子们围着窗台兴致勃勃的观赏着。慢慢的,新年的钟声敲响了……
这天是新年伊始——大年初一。人们阖家欢聚,男人们在太阳出山前都到了本族祠堂拜祖,燃烛焚香叩拜,放鞭炮,吃饺子,然后又到本族及近邻长辈家问好拜年,长辈要给未满12岁的孩童压岁钱,这时往往是孩子们欢呼大笑的时刻。老爷爷老奶奶给孩子们讲着传说故事:传姜子牙封神时,竟忘记给自己封一领地及职司,只得常年四处游荡,每到一处,诸神皆因尊敬姜太公,暂时退位,让太公稍息。但每年除夕晚至春节晨,众神都要在自己的职位上正襟危坐,收受人间香火,此时姜太公只能在唯一没有封神的粪场上凑合一夜。晨起倒污水,必犯姜太公,招来众神讨伐。所以平遥妇女在初一清晨,不往外倒污水,以求众神保佑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
老少安康。盼着盼着,红红火火的元宵——正月十五到了。为祈福,人们开始忙活着张灯结彩祭祀三官天官、地官、水官,敲锣打鼓闹社火、舞龙灯、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喜庆气氛甚至春节。城里沿街各商号都要在铺面外屋檐下挂花灯,而且各有新意,竞相吸引游客观赏。除此之外,各里坊的民间社火都要进城表演,各字号都要邀请他们在门前表演,赏喜烟、喜钱,图个吉利。到了晚餐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吃着元宵,合乐一堂。
大年过了,人们的生活按照惯常的节奏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嗯,在平遥,生命是一种鲜活而生动的真实。
这就是平遥中国年,热情善良的平遥人民在欢乐祥和、热闹喜庆的春节中大步迈向生气勃勃的,全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