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喜墨,并非痴迷其变换与包罗,而是因其有一种神秘的幽香。只有拿出墨一点一点不急不躁地研,才能轻嗅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清幽。或点一滴水,看墨在透明的水中翻腾,旋转,逐渐变淡,变细,然后融进薄纱似的水中,笔墨就成了儿时最知心的灵物。
既而上国画课,有师云画柳要现顺风之柔,画松要现逆风之雄;画桃李要现顺风之静,画梅菊要现逆风之傲。有人问:画人呢?答曰:画隐士有顺风之闲,画帝王有逆风之魄。风小安顺,风大博逆。笔墨里,点出了点滴朦胧人生。浓墨,淡彩,顺风,逆风,就像粤菜一样清淡。顺逆之风,更是人生的一种存在态度。
古人点墨,除了纸张,多做于扇,瓷,碑上。而折扇题词最为文人墨客所钟爱。
扇,不仅是一种工具,题上书画诗词的扇更是一件工艺品,一幅流动的画,一个文化承接点。团扇端庄,折扇活泼,题的作品也不一样。团扇多人物,折扇多诗词,一把扇,就是一个故事,走到何处都带着扇,并不一定要驱暑纳凉,而是一把题字之扇比一张大蒲扇温文儒雅得多。这或许,也算是笔墨勾画,流转于扇的另一种精神寄托罢。
若是把这一点墨移至瓷上,则另有一番风味。骨韵瓷风,与笔墨之刚柔相结合,便是旷世绝配,是无论用多么高超的现代技术,都无法仿制的。细腻的工笔,点在未上釉的瓷胚上,经高火煅烧,就像道美食一样被层层加工,然后变成一种真正的艺术。与笔,与墨,与瓷,与意,回转流长。单是看着,就叫人舒畅。
但若是在碑上挥墨,就要另当别论。刻于石碑,木额之上,墨,还有“味道”吗?这很难说。当我们感叹王羲之的笔法苍劲又不失飘逸时,又要稍稍为自己没能生于当年,与大师求学拜师,继而又为今天仍有此碑而庆幸。可是,冰冷的石碑阻挡了墨自由而不羁的思想,没有“神”的笔墨只是一具空壳,就像一具蜡像似的动弹不得。光滑而漆黑的碑面,远没有墨的颜色深沉。人工与自然,刻意与潇洒,做作与随性,在碑上见分晓。笔墨的精神春秋,无法用碑来继承。
就是这样的墨,清淡,朴素,沉淀了世态繁华。哪管它外面的世态炎凉,不论谁沉浮噪杂,也听不见丝竹乱耳扰心,只是安静地,独自在纸上流转年华。宣纸摩擦,心心相照,笔墨春秋,是一朵开在精神上的花。
【评委点评】
这是一篇读来让人感动的文,笔与墨的精髓,如不是真心拥有真心喜爱,是作不出这样的文的。先讲墨的形与神,再状笔与墨结合时绘景写意的神奇,进而将笔墨放置常见的几种载体上:题扇、点瓷、刻碑,为我们解读了笔墨的特质与性情,叫不懂之人也能深感笔墨国粹的伟大与力量。抒写深入浅出,蕴意深厚到位,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