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走远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那一年,隔壁的李叔在东北一座城市接了一个不小的装潢工程,需要一个贴心的人帮着照应,父亲是个老木匠,手艺精湛,人又本分老实,自然成了第一人选。可父亲毕竟已不年轻,身体单薄,又常犯胃病,北方冬天不知有多冷,况且家中不缺钱花,于是我和妻子都不让他去。但父亲考虑了几天,还是决定去。他说,一来家中的农活都已干完,一个冬天在家也是闲着;二来李叔说了,在室内干活,有暖气,不冷,不吃劲;三来主要是出去见见世面,不为钱。母亲去世这几年来,父亲先是拼命劳作,以供我在异地求学;我结婚后,他又孤身一人住在乡下,伺弄数亩责任田,平时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我和妻子商量,他实在要出去,就让他出去解解闷吧。

父亲要走了,我特意去街上买了两瓶蜂蜜,数斤饼干,几大袋麦片,嘱咐他每天都要喝点蜂蜜暖胃,麦片要经常冲着喝,不要饿着自己;并把自己的一件皮衣给了他,要他没事不要出去,以免不小心冻着。父亲嘴上说不要,眼睛却潮湿了。出发的那天早上,外面下着小雨,父亲一路上跟我唠个不停,要我注意身体,带好孩子,搞好工作,小两口不要拌嘴……好像出门的是我而不是他,我只有使劲地点头。当汽车开动的那一刻,望着父亲紧贴着车窗的脸,我再也控制不住,泪水夺眶而出。汽车远去,我才猛然想起,没跟李叔说一声,换火车时,给父亲买张软座票。我好后悔!

一转眼,父亲外出快一个月了,刚到那儿时李叔打电话来说一切都好,可天渐渐冷了下来,父亲的身子吃得消吗?他的胃病犯了吗?早知如此担心,当初真不该让他去。

一天夜里,电话铃声大作,一接,竟是父亲打来的,他说外面下雪了,一尺多厚,天冷得不得了,夜里怎么也睡不着,就起了身,跑了一百多米,打公用电话给我,要我们明天多穿些衣服,千万别忘了。

听着父亲急促的呼吸声,听着他使劲跺脚的声音,我握着话筒,泪流满面。我多想告诉父亲,老家没有下雪,天气也不算冷,但我终于没有说出来。泪眼朦胧中,我仿佛看到,在异乡的街头,深更半夜,天寒地冻,一个瘦小的老头儿,正蜷伏在电话机旁,说着什么……

真想不到,父亲虽然身在两千多里之外,可心却时时惦记着我们,他的牵挂从未走远!

作者:江苏东台市台南中学 吴应海来源:《语文报·中考版》2015年11—12月作文专号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