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在我的心中,有那么一棵树,他就是我的受业恩师郭德强先生。
郭先生仙逝已经19年了,回忆师从他的点滴,温馨充溢心间,虽说其间也夹杂着思念的心酸。
1992年,一踏进滨州师专的大门,我就认识了郭先生,他普通得如同一棵树,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黑瘦的脸庞,身穿白色短袖衬衫和青黑色休闲裤,在中文系楼前帮着新生登记。等轮到我时,他用不太标准但很亲切的语调说:“自己来的吗?我看了你的档案,高中时担任过班长,你放下行李后,就到这儿来帮忙好吗?”
我连连点头。我真的没有想到,一个平常不过的乡下学生的档案,竟然会被一个未曾谋面的老师记住。仅凭这一点,我就喜欢上了这个老师,也消除了我离家的“惶恐”。现在想来,作为一名老师,能记住学生的名字和他曾经的成绩,对学生的影响真的很大。
学校的生活,在流水中重复着曾经熟悉的日子。军训结束后,开始了真正的课程。郭老师这棵普通的树,也就开始展示出个性的魅力。郭老师教我们班文学评论和影视文化。郭老师上课,几乎不拿讲义,更不照本宣科,他深厚的专业知识,为我们每一名同学都打开了一扇窗,叫我们领略到文学的真谛,体验到影视文学独特的美。
郭老师的作业,如同他讲课一般个性,总是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告诉学生一个方向,然后任由学生自由发挥。我记得有一次,他布置的作业是评论一个文学形象,我就把古龙的《楚留香传奇》中的楚留香以“义的载体,智的化身”为题,展开了细致的评价。这一篇作业,我写了5000多字,当然,引用古龙的原话较多。一个周末的晚上,郭老师把我叫到他的家中,和我谈起了我的作业,很中肯地点出了作业堆砌的弊端,告诉我修改意见,并说要想把握人物美的本质,要多读些美学书籍。临走时,他把李泽厚著的《美的历程》一书送给我。
在郭老师的引导下,我步入了美的殿堂,开始广泛涉猎美学书籍。为帮助我把握问题的本质,郭老师又指导我阅读哲学书籍。正是得益于郭老师的指导,我两年的时光才没有荒废,收获了许多书本上学不来的东西。我便如不知足的顽童,在郭老师这棵树上,不断采撷我需要的果实。
中文系,文学沙龙是传统的活动。每次举行活动,郭老师不论多忙,都会参加。当我们邀请他作讲座时,他总会欣然应允并即兴给我们讲演。记得有一次,他给我们讲《红楼梦》,同学们听后,掀起了一股读“红”热潮。我仗着在高中时读过,就趁郭老师下课时,问了他一个问题。至于是什么问题,现在已经记不太清楚,但郭老师的一句“你读了几遍?当你读完五遍后,再来问我”,却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郭老师的话,使我明白他这棵树之所以“枝繁叶茂”,是因为扎根深。
两年的时光很长,也很短,转眼间我就远离了郭老师。如今,在讲台上一站就是21年的我,可以很欣慰地和在天堂的郭老师说:我也会如您一样,成长为学生心中的一棵树。
作者:山东淄博临淄实验中学 吕毅然来源:《语文报·中考版》2015年11—12月作文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