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载春秋

轮转数载,一纸载春秋。

——题记

信息化社会,当不少人手捧电子产品追随潮流之时,在这世上,还有无数的卷帙,浩如烟海,等君去探索。

初三的生活紧张而充实,在一个秋日的下午,语文老师走上讲台,手中拿着她的手机,还有一本厚重的书。

老师清了清嗓子,问:“如果这节课大家的时间自由安排,那么你会选择手机,还是一本你从未开启过的书?”班里顿时像炸开锅般,短暂讨论之后,大家不约而同地给出答案——手机。老师顿了顿,面色略带失望:“我听到了大家的讨论,的确,手机可以带给我们新鲜、刺激与便捷,但一本纸质的书,却承载着更多的经典与哲思,那为何不去亲近它呢?”有的同学仍略带不屑,大多数同学却开始思忖老师的话。“今天,让我们一起思考、交流,这一张纸上承载着什么,或向大家推荐你最爱的‘纸质经典’。”

教室里不如之前热烈,但大家却都在积极思考。一位女生站起来说:“在手机上固然可以浏览更多,却无法永久性地拥有,而一本书,它可以永久地安置在你的生命中,从不遗失。”我点点头,为之动容。

“纸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男生边笑边答。大家都被逗乐,脸上也多了一分骄傲、自豪的神情。

“我最喜欢一本精装的小说集,捧起它走在街上,特别有气质。”老师拍拍这名女生的头,说:“你还真诚实哪!”教室里又是一阵欢声笑语……

最后,老师搬来一箱书,为全班同学每人送上一本,我领到的是《城南旧事》。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指间摩挲书页的声音,煞是好听,好像被经典牵引,那盈满墨香的纸,散发着前所未有的魅力。

直到今天,我也忘不了那节简单的语文活动课带给我的深思与启迪。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将自己的壮志豪情抑或悲思愁绪写于纸上。李清照的纸,承载着轻舟载不动的许多愁;李白的纸,书写着满腔报国情怀与浪漫思想;季羡林的纸,寄予了对青年人的期冀……荏苒春秋载于纸上,质朴而厚重。

用指尖抚动那一纸之上的平上去入,用心灵感悟那一纸之上的月儿是否圆缺“是否”本来就是对后面问题的选择,后面如果再跟上一对反义词或一个选择问句,那让读者如何选择?同学们在以后的练笔中要注意!窃以为此处应改为“阴晴圆缺”。——编者建议,用全身心拥抱一纸之上承载的太多经典。寻找纸质经典,暂时放下手机,是对民族精神与文化的未雨绸缪;坚持阅读,永久珍藏,是对自身修养与素质的陶冶、升华。

以笔弹心,以纸承载那一节课的收获,轮转数载,仅以一纸载春秋。

阅卷心语:

这篇文章独具匠心,引人深思,有三个亮点:

一是文章立意选材独特、新颖、有深意。作者通过写一次读书活动,巧妙地突出倡导同学们放下手机重拾书籍,传承与发扬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主题,强调了纸质经典的无可替代。

二是文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语言富有表现力。文中对老师和同学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腻,突出老师的智慧和循循善诱,再现了同学们对纸质书籍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表现出自己对经典的热爱;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灵活运用,生动地呈现了一次独特的语文活动,表达出作者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思考。

三是巧用对比突出主题。读书前同学们的浮躁与读书时同学们的安静形成对比,突出了书籍对人性情的陶冶以及对心灵净化的重要性。

作者:一考生来源:《语文报·中考版》2014年11—12月作文专号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