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而务本,可以达人

《论语》有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此句中的“本”是指为人做事的根本。而我认为,这“本”应该指的是“老实”。建立根本,守住根本,则立人治国就有了原则与基础。

开篇引用论证,运用经典《论语》立论,提出中心论点。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曾几何时,老实与愚笨画上了等号。“老实”“本分”这样的词放在当下已经多少有了贬义的意味。人们常常可以听到一些家长以过来人的身份告知孩子:“‘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做人处世要头脑放聪明,不要太老实。”于是,老实人渐渐销声匿迹,而“聪明人”的身影活跃在社会的每一处。

作者以退为进,联系社会现实,从反面说起,运用对比论证,为自己的立论张本。

放眼时下,从三聚氰胺奶粉及屡禁不止的瘦肉精、地沟油,到各种各样应用在考场里的作弊策略乃至高科技产品,再到贪污了惊天巨款的官员……他们的“聪明手段”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如果问起他们对“老实”的看法,他们一定会嗤之以鼻:“老实?——不就是笨吗!”

再次从身边发生的重大负面事件进行举例论证,为下面的驳论做准备,树立靶子。

然而,“老实”真的就是“愚笨”的同义语吗?答案是否定的。

运用设问,得出观点。

苏轼曾作《洗儿诗》一首:“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但凡人家养子女,莫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什么诗词书画全才、聪明绝顶的东坡居士偏偏悖逆世俗所望,想让儿子愚且鲁呢?说来,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苏轼希望的“愚且鲁”,其实是忠厚,实诚。毕生的宦海沉浮,使得苏轼一眼洞穿了老实乃做人之本,他要的就是儿子“务本”。因为在苏轼看来,只有“务本”,才能算是真正成了人。

再次引用论证。引用苏轼为儿子所作的诗歌,分析论证,驳斥眼光短浅者。

很多人都不知道,实而务本,其实是一种大智慧。有句俗语说得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本”相当于动物身上的“皮”,毛发再靓丽,离开了“皮”也变得毫无意义。老实是做人之本,这种品质的价值或许最初并不起眼,但当年岁渐长,当聪明人的聪明才智被他们无限挥霍到无可挥霍时,老实人在别人不知不觉之时登上了时代最风光的舞台之时,众人才幡然醒悟:老实居然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当然,“聪明”人,凭借自己的“聪明”,也常常可以捞到实惠,但请记住,这些好处只能是暂时的,绝不可能长久。《红楼梦》中“聪明”的王熙凤不可谓不八面玲珑,然而,红极一时的她最终不得不为自己的不老实付出沉重的代价,应验了曹雪芹对其“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评价。

再次提出中心论点。引用论证与举例论证相结合。运用引用论证,进一步分析论证“聪明”与“老实”的关系。运用举例论证,通过“王熙凤”的故事,证明“聪明过头”者,反而是不聪明。

由此看来,将机智、敏锐的聪明蕴藏在实诚、忠厚的老实之下,务己之本,立己之道,实为大智。

结论。通过分析,再次照应中心论点。

(作者:四川一考生

文章来源:《语文报•高一版》2016年寒假专号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