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那座山

翻过那座山方能遇见最美的景色。

——题记

“到我这里背历史啊。”妈妈说,“好嘞!”我很愉快的应下来。

我拿起历史资料,轻轻翻开要背的那一页。纸面独有的质感经指尖的感官细胞直达神经,我微微颤了几颤,随即背记起来。我仿佛淌入历史的长河,在潺潺的流水中,倾听它的美妙,抚摸它特有的年代感。

历史仿佛一位年迈的老人,每次我背的时候,他都笑着看着我,眼睛弯成月牙状,眼角的皱纹一层层的晕开,犹如古老的树皮。那是令人捉摸不透、意味不明的笑。

历史又是一件精雕细琢的文艺品,每一丝纹路都有它特定的走向,错不得。我一遍一遍的背着……

好啦,背完了!我拿起资料兴冲冲的跑到妈妈面前。“开始吧!”妈妈一开口,“嗡”,我脸上的笑容凝固了,我仿佛被人敲了一棒。嗯?什么来着,我明明,明明记得的,我支支吾吾的回答……整个过程我吞吞吐吐、含含糊糊,就好像嘴里塞满了糖,味道却是苦极了。

妈妈的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黑起来,突然,她把资料猛地往桌上一拍!“你这背的什么?你有好好记吗?”“明明是你总提些刁钻的问题。”“那都是资料上的,你自己背不出还把锅甩我头上。再去记!”啧,我拿起资料转身就走。

随后,俊杰背。突然,妈妈朝我喊到:“听着!看看人家!”铜铃似的眼睛一瞪,手中摇动的笔杆抖了抖,我呼吸一滞。所谓“没有对比没有伤害”,我料这定是要无形的骂我了。他背的十分流畅,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也记住了。“难怪历史考的好。”说完这话我妈随即瞟了我一眼,摇动的笔杆似乎要罢工,我努力的把自己塞入物理题中,想要被它淹没。但一连串流畅的历史强行钻入我的耳朵,侵蚀我的大脑。

我很用心的记历史,孜孜不倦一遍又一遍,可结果却如此不尽人意。就像我以前的历史考试,唰唰的写,写完后自我感觉很好。可成绩却似一把锐利的刀,直直扎入我的心间,血淋淋的。这种感觉像是在沙漠中遇见了绿洲,徒然发现只是海市蜃楼;像牛郎和织女的距离,看起来那么近,却也隔了数亿光年。

面对历史,我就像跌进了顾城的“小巷”,没有门,没有窗,又弯又长,我只拿着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就像个孩子一样,紧紧拉着模糊的它,徒劳的要把泡影装进我的脑子;就像骤雨里的浮萍,它却不肯怜悯我一次,在我心中构建的巴比伦花园只是个可笑的幻想。

它就是一座大山,我一路跌跌撞撞爬着、爬着,爬不到顶端。我不知失败过多少次了,最后一名也考过,但我又再次树立信心。它狠狠地打击我,我却笑着将支离破碎的心合起来。

现在想想,我觉得这座山好高,我翻不过……眼睛随意一瞟,看见了我写下的铁骨铮铮的誓言。不行!我绝对不能轻言放弃!想哭的我带上了面具,那是副坚毅的面具。再难再累,有了它,时刻提醒自己:我得坚持!

我再次拿起历史资料,几页单薄的纸似有千钧之力,格外沉重。我拍拍自己的脸,甩开脑中杂七杂八的想法,专心致志的再次背记……

四周安静的似乎连一根针掉在地上也清晰可闻,我只听得见自己“布拉布拉”碎碎念的声音。

“吱——”我推开椅子站起身来,准备再次到妈妈跟前背诵。就在抬头的一瞬,我又看见了那位老人,他慈祥的看着我,嘴角漾起温柔且抚人的笑,我笑了笑,转身去了。

一串串流利的史实脱口而出,满脸自信的我感到自己正坚定的迈向山顶。终于,妈妈签下字的那一瞬,我翻过了那座山,简单的白纸黑字后蕴藏的是我不断的努力。我再看历史资料,刚刚背过的地方在纸上开出一朵又一朵锦簇的涟漪,有股淡淡的墨味儿,却是清香。

翻过这座山,我悠闲的坐在山下的小屋里看日出日落,天空似偷喝谁家的酒,酡红的脸蛋浸染了云朵,金黄的夕阳斜斜的拉长我欢快的影子,好生漂亮……

点评:

本文记叙了自己一次背历史知识的经历。由于历史考试的一次次失败,使小作者内心蒙上了阴影,但自己又一次次鼓起勇气,树立信心,反复记忆,终于“翻过了那座山”。选材真实,叙述生动,描写细腻,这不仅是写给读者的一篇文章,更是对自己的鼓励与坚持。大量的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又给文章增添了亮色,提高了作文的可读性。

(指导老师 凌献英)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