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

零食

我听见这周的作文题是这样的题目时,所有人都在震惊,而我却思路飘飘飞飞地回到了小学。

我们小学的门口,有一个小摊子。午后,放学总有一群群聚在那,人头挨着人头,放眼望去,一片黑色密密麻麻地铺在那条小道上。怎会有这样多的人呢?我很久才知道,那门口的小摊上卖着零食。

我素是对这样的零食不感兴趣,但别人未必这样想。小学的我们,对这样“美味”热情是非常高的。比如放学,比如中午吃完饭,回学校,总会有人手中拿着一包五毛钱一包的“辣条”或是“辣丝”啃着,眼神还慌张地瞄向四周,看看周围有没有老师,而有时,大课间做操了,总有人径直走向学校某个拐角,漂亮的完成一个交易(钱→零食),再装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的样子,从拐角回到操场,混入人群,有可能你前一秒还没人在你前面,后一秒你眼前又多出一个人,不要惊叫,因为每天这样的事都在发生,在我的小学里,几乎人人都是“走私”零食的高手。胖胖的教导主任不止一次站在讲台上,痛心疾首的说:“别再去买那种'三无'食品,出了事,你和学校都付不起责……”但大家会对她肥胖的身材和那怪里怪气的“南京腔”大笑不止,从未减少对“三无”零食的热爱,我是不会告诉你,学校中了蔷薇花(某种带刺花)来阻止“走私”零食的高手,可是蔷薇花疯狂生长在其他墙角,唯独在离小摊子最近的那个墙角却是稀稀零零两三只罢了,那边的草也只是枯黄一片。

我曾有一次观摩到走私高手是怎样走私零食。某个寒冷的大课间,早操被取消了,我百般无赖的坐着无聊的课外题,突然,雪琪笑嘻嘻的凑到我身边,神秘兮兮的问:“好学生,陪我去买零食啊?”“我才不是什么好学生,要找挡箭牌找其他人去……”我没好气地赶她走,她却厚着脸皮和我讨价还价:“嘿嘿,买到了分你一袋呦……”也罢,去看看吧(我才不是对零食不感兴趣呢),好像很有趣的样子。来到那个墙角,她弓着腰,很警惕地环顾四周,那眼神仿佛是追踪的猎物的豹才有的,我受这种紧张气氛的影响,手捏得紧紧地,仿佛拗着自己的性命似的,不知不觉竟攥出一手汗,我不知道她此时的心跳情况如何,总之,我的心里像有个小人打鼓似的,“咚咚”得响个不停,知道确信周围除了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蔷薇和浅灰色的天空时,雪琪才将头回过去,还不忘叮嘱道:“看好了,万一有人来,踢我一脚……”我嘴上应着,余光还是不知不觉跟上她,只见,她将半个脑袋探出窄窄地围栏,一手撑住围栏,向外喊着:“我要三包'南京板鸭',一包'小滑头'……”“晓得了。”一个喑哑的“老南京”简洁地回应了她,随后过了很长时间才有干脆的补充“两块五!”可没有听见翻找零钱的声音,我不禁回头看了一下,才发现,原来她那只揣在口袋中的手上是一把明晃晃零钱,是事先攥在手上的,这样就能快速付钱,不愧是高手!从围墙的另一边伸出一只大手,递过来几包零食,雪琪再次回头看见我在呆呆地看她,便很生气地训斥:“你就不能好好看着!”眼神却是游离地,绕过我,飘向远方,那大概是再次确认没人看见吧。随后,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零食塞进裤子口袋,然后一脸淡定的表情,却洋溢着掩不住的即将有好好犒劳自己肚里馋虫的东西,走开了。天上铅灰色的云带着阳光滚滚流走了。(我确实没要零食……)

我似乎确凿只是观摩了这一次,之后,大家因为学业与不同的目标分得很远,不仅仅是上课的地方,还有心中的距离。我们看似长大了,不会再去惦记着那些五毛钱一包的零食,也再不会念着下课就往墙角跑,我确实对那样的零食从未感兴趣过,但是,她会惦记着么,那些零食走私的高手呢?

我们丢去的仅仅只是五毛钱一包的零食么?远离小学已有三年的我坐在教室里这样想着。听着大家的哄闹,很快又要面对一次离别,但愿吧,我不会再丢去任何东西。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