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一度被视为软弱的代名词——你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两手就忙着在擦眼泪,嘴里埋怨着,最后精疲力竭,顶多让你累得睡去,而醒来后,却又不得不重新面对。那么,你与其花时间和精力在哭上,不如选择直接着手解决问题。哭,是不被需要的一种姿态。
然而,我却更想问,我们真得不需要再哭了吗?
哭的次数与年龄成正比。时间在催促你长大的同时,也把哭给省略了。1岁时,稍不如意,就咧嘴大哭,眼泪肆无忌惮的流下,这时的我们被允许了哭的权利。所以在笑的时候,我们无比灿烂;10岁时,感到委屈,就紧咬着下唇,抬起头,深呼吸,喉间如铅般沉重,也只能让它死死卡在那儿,终于还是受不了,小声地啜泣起来,这时的我们被整个社会剥夺了一些权利,没有资格再为一些小事流泪;而如今,16岁的我们感到难受,就硬是要扯起一张难看极的笑脸来试图掩盖掉“哭”的诞生,心中默默提醒自己:回家再哭,回家再哭……眼泪被硬生生的逼回去。
这就是我们一步步将“哭”逼出我们的世界的手段。我想对这种手段叫停,然而,我却显得苍白无力,如此微弱的我如何与整个社会的教育抗衡,这种“不哭”教育早已深入骨髓,想要连根拔起,谈何容易?
也因此,我们放弃了一个最佳的发泄方式,有些开始东西被压抑着。然而,我们却在忽视它,直到它积得越来越多,让人感到沉重的时候,我们的笑容还能有1岁时的灿烂吗?
哭,我们真的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