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常倚在门边,静静的欣赏月儿,脑海中不由的浮现着关于月的美丽神话,飘飞的嫦娥,伐树的吴刚,都牵引着我小小的心。
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对月亮的了解,渐渐的对那些神话不再痴迷,但月亮依然在我心中魅力不减,依旧夜夜发出皎洁的光,照亮了黑夜。
月亮,一颗美丽的冰行星,在和地球擦过时,被地球吸引,有了轨道,在科学家们探测月球时,发现月表有一部分是重金属,然而行星的核是重金属组成的。刚才提到月球是冰行星,在被地球吸引时,表面开裂,水倾斜而出,导致地球的“诺亚洪水”,后来月核填补了此开裂,月球从此无核。再有,月球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小,说明月球内部有大量空气存在。但这一理论有待深入考察。
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有一块块黑色的斑块,人们说那是嫦娥在飞舞,其实那只是一种迷信的说法,那不过是月表上的山峰,月亮上十分荒凉,那里根本没有生物,因为那里不适合生物生活。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另一个原因是月球不发光、不透明。
月球环绕地球旋转时,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变化。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月相不是由于地球遮住太阳所造成的(这是月食),而是由于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阳照到发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阴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阴暗面。
因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如图所示,在位置a,日月黄经差为0°,即称朔或新月,这时月球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c时黄经差90°称上弦,半月形出现在上半夜的西边夜空中;e时黄经差180°,即是望或称满月,一轮明月整夜可见;g为下弦,黄经差270°,这时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朔望盈亏的周期称朔望月,长约29。53059日。
这就是神秘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