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招,还真灵!

王老师是我班的语文老师,别看她脑袋小,却装着许多“金点子”。上课时,她总会使用许多“花招”,使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下面我就选“两招”给你们瞧瞧!

语文课成了表演课

一天上午,王老师伴着清脆的铃声,精神抖擞地走上讲台,她环视了一下我们,然后一脸神秘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用一种新方法学习第17课《登山》。”什么新方法?老师又会使什么招呢?我非常好奇。她接着说:“以演课本剧的形式学习。”“耶!”我们欢呼雀跃,王老师随后又补充:“要表演就要熟悉课文内容,请大家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好吗?”“好!”我们异口同声,然后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几分钟后,小手如林,老师叫了平时寡言少语的陈茜起来回答,没想到她答得很准确,看来,老师这一招,同学们都喜欢。

“自由组合,利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在共同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排演!”老师话音一落,我们立刻投入到小组排练中。

“同学们,排练好了吗?”“yes!”“谁来演?”老师话音刚落,各小组的学生已把手举得老高,跃跃欲试,都想露一手。“周以恒,你们组来演!”“哎!”我们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评论家才是最了不起的角色,谁想当?”“我!“我!”我的劲头又上来了,老师微笑着说:“我们都来做评论家,仔细观看表演,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评论,看谁是最佳评论家。”

表演开始了,班长简单地画了背景,黑板作为峭壁,一棍粉笔画的线当成了小路。我伸长脖子,睁大眼睛看着:只见周以恒扮演巴果茨基,双臂伸开,扭转了头,用碎小的步子向前移动着。“哇!真像在悬崖峭壁边走险路。”就在这时,一声“往回走”吓了大家一跳,定睛一看,列宁双手抱头,精彩的表演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激烈的评论又拉开了序幕:“周以恒,演得真像,突出了列宁的害怕,小路的险。”……

“丁铃铃……”下课铃响了,可我们还在演,还在评,老师这招,真灵!

“修改病句”成了“看病”

以前,我最不喜欢上复习课,因为我觉行复习课太没意思了,老师天天就在“炒剩饭”。这不,老师又要讲一大堆修改病句,我便无精打采。突然,王老师面带笑容地对毛广华说:“毛广华医生,你来给这句话看病。”多有趣!引来了一阵哄堂大笑。这时,我像吃了兴奋剂一样,浑身来劲了。“修改病句就如看病,先看一看它有什么病,再开‘药方’”。老师补充到。毛广华把那句话改对了,王老师走过来拉着毛广华的手说:“毛医生医术高明,上谈‘经验’吧!”又是一阵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刺耳的铃声又突然响起。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