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试卷上“窗户”二字,不禁联想到钱钟书先生所著《围城》中的“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一句。围城,窗户,都给人以封闭之感。它们都可能是一道屏障,隔出里外两个世界,风景各异,各具风情。
那扇玻璃上贴着明蓝色透明窗纸,窗纸上一只只亮绿翅膀的蝴蝶栩栩如生,它们破茧而出,迎着春日,向窗外更明艳的风景飞去,带着憧憬和一颗尚未经历磨砺的心……
再次走进小镇屋子,已是截然不同的光景。这本是童年慵懒悠闲时光的背景板,如今却是另一番模样。不过也是,十年了,怎能保证屋子里没有光阴流过的痕迹?抬起头,窗子依旧静默地伫立在眼前,仿佛与时间无关。
从出生到六七岁左右,这间不大的屋子就是我除了幼儿园以外主要的活动区域了。别看它面积不大,却是承载着满满的欢愉。屋内有一张老木床,一架廉价的电子琴,通常情况下地上还铺着凉席,还有席地而坐的我。电子琴中仅存着几首曲子,插头接线也很容易断,大概是制作成本本来就不高的缘故吧。《我心永恒》、《致爱丽丝》等经常被我循环播放,只觉得说不出的好听,就像音符从耳边滑过,缓缓地,和着风。
夏夜燥热,窗外却斜射进出奇皎洁的月光,从窗内还可以看到半个月亮的脑袋。窗户大开还是只有偶尔的一阵阵微风,习习吹过,好似在心头挠了一把,顿生烦闷和燥气,烘得人难以入睡。外婆同我并肩躺在席上,听我叽里呱啦讲了一堆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和烦恼,嘴角微微上提微笑,耐心地听着,时不时抚抚我的脑袋。等我讲得累了,耳边便传来悠悠的歌声:天黑黑,欲落雨……我就在迷迷糊糊中合上了双眼……
后来这十年间,正如所有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样,主人公在幸福的童年后踏上了现实,开始接受风雨的洗礼。我在父母的带领下,走出窗外,离开小镇,来到大城市学习,生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成长”二字主宰了我的生活,我同所有同龄人一样,开始了这趟艰难的旅程。在向前行进的脚印中,“挫折”、“磨难”、“坚持”、“自尊”、“虚荣”等等这些字眼开始愈发清晰起来。我同一个盲人一般,在这段旅程中只能靠跌跌撞撞和看不清前路尽头的摸索、冒险来前进。思考中时不时抱怨现实的不公,有时也控制不住任性和冲动。
窗外的世界里有《泰坦尼克号》中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却没有窗内《我心永恒》断断续续音质不好的琴声;万家灯火阑珊在高楼大厦,却再也没有窗内的白月光和微热的风;新鲜的歌悦耳至极却不能找到《天黑黑》带来的最初的感动。
我感慨窗内美好温馨回忆重重,烦恼于窗外种种不易种种艰苦。耳边却再次响起这首歌:天黑黑,欲落雨……抬头望见外婆瞳孔中折射出的晶莹,猛然领悟:原来外婆的道理早已讲给我听,就算窗外下起雨也要勇敢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