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一个早晨,我开门看去,嗬,今天的雾真大!外面白茫茫的。大雾淹没了城市,淹没了街道,淹没了晨练的人们,连我家对面的那排柳树也只能模糊地隐现它的轮廓。

吃过早饭。我出去散步。小路边的狗尾草上沾满了毛茸茸的霜雾,雪白雪白的,活像一条条白狗尾巴。平时人们不在意的、细微得无法看见的蛛网八卦阵,由于沾上了霜雾,看去沉甸甸的。走在岷江桥上,只见河面上的雾气还在一团团的像炊烟似的升腾。

一走到公路,雾气越加浓重了。柳树叶上的水珠在滴滴嗒嗒地往下落,有时滴进脖子里,凉飓飓的,不禁打个寒战。路面上光亮亮,湿漉漉的。平日疾驶而过的汽车,今天只能不住地响着喇叭,睁着失神的大眼,喘着粗气,像甲虫一样慢慢爬行。往日闪电似的一掠而过的自行车再也无法快行,骑车人有时不得不下车推行。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有太多的雾蒙蔽了我们的眼睛,使我们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我们就像生活在一片雾区之中,身边充斥着“迷”,担心着周围的环境。

这些也许到了社会工作中时,我们会更有体会的。

雾,这种神奇的自然现象,不仅给人以一种迷离的感受,而且它在文学创作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份子。

雾,总是与“迷”联系在一起。想想自己身处一片浓雾之中,周围什么也看不见,充斥着一种迷的要素。谁也不知道雾中前方会是什么,等待着的只有迷。

推理小说中也总是喜欢拿雾说事。一个复杂的案件,迷雾重重,只有一步步地推理,才能拨开迷雾,看到案件的本质。似乎一样东西只要和雾结合在一起,就会显得神秘、迷离。

雾,这片上帝编制出来的迷幻之布,带给了人们多少的遐想。也许,“迷”会永远离不开雾,而我们也会学会透过现实看本质。雾,是奇幻的载体,这片由滴水组成的帷幕,会上演一场又一场的“迷”之舞。

瞧,拨开了那片雾,你看到了多少不曾看到的“迷”?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