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在国内也算富蔗的温州却也爆出考生流失的冷门,在温州文成县玉壶中学,200余名高中毕业生,约七成人放弃了高考,选择出国打工……
高考近了,考生却当起了逃兵。印象中几年前高考还是被比喻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大事,现在虽然扩招,局面也没有几年前火,但又为何萧条到如此地步? 北大的毕业生先是有人卖猪肉,又被报道有人在卖糖葫芦,加之如今大学生就业困难,薪水就短期的平均水平而言似乎也呈走低的趋势,可能很多青年学子会在心里问自己,是否还要上大学呢?从投资的角度看,随着大学连年的扩招,劳动力市场上对大学生供求状况的改变,大学教育收回投资的时间越来越长,年投资收益率越来越低,大学毕业生为了能够尽快收回投资,会花费很长时间寻找满意的工作,不愿轻易接受薪水低的工作。
另一方面是提高教育结构的效率。不要总以为效率的提高、学费的降低是钱的问题,首要的是体制问题。我们的政府机关可以为购买豪华公务轿车、豪华办公设施安排那么多的预算,办教育怎么就没有钱了呢……
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网友评论:有时候考上大学未必是一件好事。如果一个人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强迫他去读书更是害了他。而大学是毕业前不交齐学费不给参加毕业考,甚至连党都不给入,你说怎能不望而却步呢?
网友评论:这才是思想前进了一大步,文凭不等于能力!温州的经济发展得这么快,应该与他们的这种思想观念有很大关系,我双手赞成,支持你们!
读大学 投入高:学费太高 无法承受 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年均学费高达5400,2/3贫困生不能支付。事实上,每个学生之前十几年的学习,早已让每个普通的家庭不胜重负。教育收费,是考生求学一座无法翻越的山....
相关: 中国学费涨30倍 1个农民干13年才能供养1个大学生。
收益少:毕业找不到工作 毕业即失业。
新年伊始,仅北京市的一次求职招聘会,参与求职的人数就达五万余人。每年有如此众多的人面临着职业选择,他们由于缺少职业定位,使得“毕业等于失业”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相关: “门童”职位现身双选会 开门拎包也要大学生 .
打工很划算:不读大学,四年能赚几万块钱“人家读大学花了几万块钱,说不定我在人家读大学的时候就可以挣几万块钱了。算起来,还是打工划算。”
相关: 毕业生求职难而薪酬低 试用期400元不包食宿。经济实惠:“儿子不上大学的话,我们也能修栋楼房” 望着四周都耸立的小楼,小露的妈妈向记者透露,原来村里有一家比我们穷,现在也修楼房了。听着妈妈的话,小露在一旁低头不语...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使原本以拥有大学生为荣的农民家庭遭遇尴尬,心理失落比所欠下的巨额债务更沉重……某大学生说:我以前是村子里小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如今的榜样是我那个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了的弟弟。有农民说:读了大学也难找 工作 ,这书怕是读了也没什么用……
李晋:2001年考入株洲冶金学院,毕业后失业在家。1年,这个只有千把人的村子里破天荒地一次考取了4个大学生,该村第二组的李晋就是4个佼佼者之一。“送儿子去上学之前,我们请了10桌客,亲戚朋友都来了。”李晋读的是株洲冶金学院,4年大学读下来,花了家里4万多元。几年高中的开销也不轻松,用了好几万元。2005年,李晋大学毕业时,家里欠下了3万多元的债务。为了还清家里的债,我一出学校门就四处找工作。”李晋告诉记者,他去了广州、深圳,托关系、找老乡,就是没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那天,我给儿子打电话,他说话都没力气,一问才知道他已四天四夜没睡,也没吃什么”一说起这事,李达国眼泪也跟着掉了下来...
新读书无用论:农民投资教育后的恼羞成怒 我能理解农民的“急功近利”,因为我本人即是农家子弟。对于农民而言,培养子女读书,大都出于两点:一是希望孩子不再重复自己,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一是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使自己在农村中能够扬眉吐气... 农民也是理性的 探究新“读书无用论”之源??读书无用论”与“文革”、改革开放初那时候的“读书无用论”是有区别的。在那时,“读书无用”意味着的是“书本知识贬值”,是“知识无用”。现在的“读书无用论”,是“书本知识”太昂贵,以至于农民无法支付。于是农民最终得出了结论:“读书无用”...
大学毕业生,咱们回家种地去! 生苦读四年却要回家种地?这似乎残酷而又似乎是对大学生的侮辱,在初步层面上来看待“回家种地”,这似乎是在贬低大学生的价值,其实,从各方面看来,回家种地不失为解决就业以及实现自身价值的办法。“高额的学费,回去仍然是农民,大学岂不是白上了?”大学并非只是学专业知识的地方,还是一个锻炼人的思维与对社会认知的地方。四年的学费不仅仅是用来学习技术知识,还应该提高了自身素质与修为,锤炼了自身对社会、对生活、对经济、对市场的深刻把握。四年的钱并没有白花,有的专业对于农业也是对口的,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在农业上发挥自己的特长。所以,回家种地并不意味着读书无用,高中毕业辍学打工并不是明智之举,四年的基层打工生涯与四年的学生生涯,相对来说少了很多优势。打工者知识的欠缺带来的生活障碍会比大学生多得多。四年的工作局限性开拓不了更多的视野,而相对于打工者来说,四年的学习积累的知识与经验却要多得多,这也是我不同意读书无用论和鼓励大学生回乡务农的原因。 政府教育投入相对不够,放弃高考背后是社会下层固化的征兆
在“教育产业化”大旗挥舞下,高等院校“疯狂”收费,大学学费逐年上涨,而同时据官方统计,中国十年教育乱收费已达二千亿元人民币。 不管真实与否。学费却不应该成为阻止学生继续学习的,记得有一句相当流行的话,穷什么也不能穷教育,但是当前政府投入却停滞不前,鲜见增长,从而使教育的公共品质大打折扣。也许从当前看来,在教育投入方面进行一定的政策偏移还是需要的。自古以来,教育就是帮助社会底层向上流动最重要的机制。越是社会底层的群体对子女的教育越是重视,子女有希望,他们就不会绝望。 然而,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我国社会发展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基尼系数是反映贫富差距的数据指标0.4则说明我们的贫富悬殊已经到了必须利用国家机器而不是市场之手才能改变的现实。 底层人群的子女在家庭无法负担学习投入的情况下,只能望校门而叹了。那么针对目前贫富差距不多扩大的国情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了。
学生能力结构无法满足企业需求,高校专业设置不能反映社会分工
大学生就业难到真的是因为当前的岗位需求饱和了吗?报道显示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求职人员东奔西走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着急开工却招不到合适的员工。为什么企业存在岗位空缺,却放着大量的大学生不愿意下手呢,企业招聘人员指出聘用员工看重的是素质积累,而现在的大学生缺少了那些他们所需要的素质。那么企业关注的这些素质是什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具备这样的素质?教育相关部门在考虑学生的能力结构的培养的同时,可能也需要关注一下这些问题。在学术领域,将专业视为对社会分工的反映,可是当前专业的设置的情况却没有体现出这样的特点。有的专业人才极其稀缺,炙手可热;而部分专业却供过于求,无人问津。由于高校专业的设置与数量的分配没能体现社会分工的需求,各专业就业形势有冷有热。怎样调整现有的专业结构配置,使其能够反映市场需求,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需要考虑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倾向了。
放弃高考很愚蠢网友评论:知识就是财富,放弃高考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年轻人应该树立信心,才能担当起将来建设祖国的重任。网友评论:我觉得高考是人生最重大的事情之一,它能决定你的轨迹,你以后究竟是骡子是马就看这个。高考是步入上层社会的基础,大家不要鼠目寸光,应该向前看。读了大学的人就是跟一般不一样。我反对这样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