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为过客,饮杯茶小憩待之又何妨? 若是闻声而来,吾不才,谢听“狂言”。其为内心呐喊,久之,欲道出,忆古事,思孔明......
下追思先主遗言,思过责己,且自贬三级,窃以为不智也。先生既为 “ 中华智星 ” ,又有 “ 鬼神不测之机 ” ,应善为自谋,如何能陷自己于不义,自毁前程呢?小子虽不才,也愿为先生谋划一二。
先生英霸之器,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手持羽扇,容貌甚伟。
擅计谋,精兵法,留心世事。自比管仲,乐毅曾躬耕陇亩故号卧龙先生,更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先生曾向刘备建议联孙抗曹并亲赴东吴舌战群儒,此等自是不如。讨伐南蛮,以刚柔相济之手法七擒七纵孟获,终将其降服,真乃巧破心里防线。
三分天下,倾注毕生心血;沉着潇洒,处处不失大局;赤胆忠心,追忆白城托孤;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
先生深谙行军用兵之理,刘备遇事多问计于先生,每求必应谨慎小心,长此以往“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结局,可也合情合理。
一句承诺,塑造了胸怀宽广。爱惜人才,知人善任,法纪严明,关心百姓疾苦,重视农业生产,注意改善少数民族的关系等于一身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典范。
这在常人心中视为智慧化身,料事如神,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孔明先生也有几点重大失误。
一:战略方针失误。“隆中对”中所提出站略方针其身就存在错误,就当时而言各城池所据可以,但彼此之间相隔甚远。战略上的配合作用并不大,然而关羽北攻襄樊一度得手威震华夏,但是西南一路并没有付诸实施。后关羽大意失荆州,以致刘备为报私仇争夺荆州,一误再误其目的所根本无法实现。
二:用人失误。在许多关键之机,先生不顾众人反对错用马谡骄傲失街亭,岐山之出失败,随之出现“泪斩马谡,自贬3级,空城计等悲惨局面”。
三:处理各种问题方式上存在重大失误,先生一生中,无论政事军事件件过问。对个人对事业精神可嘉,但精力有限小事抓多必误大事。身体日渐衰退,以致五十四岁早逝。轻重不分,过分操劳使无法实现抱负之伟大而郁郁寡欢,抱恨而终的悲剧在所难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道完,愿其听者轻松自在则好。夕阳已近红晕在天,欲走,趁此请早之步入归途。
笔者:同学潘续博和我
说明:文章第二段为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