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服务产业发展的七个特征

文章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产业的发展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存在以下特征:服务产业高速成长后保持相对稳定;服务产业内部结构呈现升级趋势,生产性服务和现代服务业有待增强;服务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服务企业发展呈现规模化和混业经营的特征;跨国公司加速在中国服务产业的投资,但行业分布不均衡。关键词:服务业;全球化;特征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已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的发展使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服务产业比重日趋增大;服务产业比重增大的趋势是在高服务需求收入弹性、高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多、生产信息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条件下形成的服务需求上升律,与在第一、第二产业的高生产率等条件下形成的服务供给上升律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李江帆、曾国军,2003;曾国军,2003。在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中国服务产业发展的七个特征。一、 服务产业高速成长后保持相对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产业经历了大约10年的高速成长时期。1979年,中国服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21.4%,至199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31.3%。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已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演变历史所印证。经历1979年~1990年间的高速成长之后,我国服务产业保持相对稳定。但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服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全球服务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达到63%,即使在中低收入国家这一比重也达到44%,而在中国这一比重仅为33.2%。见表1二、 服务产业内部结构呈现升级趋势按照国家统计局对中国服务产业四个层次的划分,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仓储业、邮电通讯业、商贸业及餐饮业等;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公用事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是为提高居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服务的部门:科研、教育、广播、电视、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等;第四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李江帆、曾国军,2003;曾国军,2003表2是1991年~2003年我国服务产业内部四个层次占服务产业增加值比重的演变情况。从1991年~2002年,第一层次比重呈稳定降低趋势;第二层次比重则持续升高;第三层次比重略有上升;第四层次比重略有下降。第三、四层次比重走势虽不甚明显,但二者占服务产业的比重之和却比较稳定。这意味着,第一、二层次比重之和也是稳定的。由此可推知:第二层次比重的上升幅度和第一层次比重的下降幅度大致相当,二者存在此消彼长关系。在服务产业内部14个子行业中: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的增长速度在服务产业中居首位,大大高于服务产业平均增长速度,而流通部门的增长速度则居于末位,引起其比重的大幅度下降。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占服务产业比重值在8%波动且趋于下降,与服务产业发展大致同步。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则滞后于服务产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营利性服务部门发展最快,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营利性服务部门次之,非营利性部门最慢。房地产、社会服务等部门发展最快,科学研究、教育文化及卫生体育增长较慢。若以某服务行业占服务产业中比重超10%为标准,目前构成中国服务产业支柱的三个行业是商贸餐饮业、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三、 生产性服务有待增强根据服务产业各子行业的生产目的不同,可以将服务产业各子行业划分为生产性服务和消费性服务。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行业,而消费性服务业则主要包括了商业贸易和房地产等行业。本文根据这一分类标准,对《中国统计年鉴》中所列12个服务行业按其服务对象属性进行原则性划分,再对1991年~2003年间生产性服务和消费性服务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比较如图1。1991年,中国生产性服务占服务产业增加值的49.6%,消费性服务占服务产业增加值的50.4%,生产性服务和消费性服务所占比重大致相当。近年来,中国消费性服务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而生产性服务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生产性服务的发展相对落后,这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符。生产性服务有待进一步发展。 图1 1991年~2003年生产性服务和消费性服务增加值在服务产业中所占比重资料来源:据1999年、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资料整理。四、 服务业信息化程度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并且服务业的发展要素资源越来越向技术、知识和人才倾斜。不但象金融等服务行业的信息化程度较高,而且像旅游、教育这种过去典型的劳动密集型服务,现在也加速了网络技术的应用。现代服务业伴随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产物。现代服务业具有新生产方式、新组织形式和新技术的“三新”特征。比如传统商业通过应用POS机、连锁配送等新的技术手段进行改造之后,出现了连锁超市这样新的经营方式。同时,现代服务业也具备高附加值、高素质人才和高技术含量的“三高特征”。传统服务业的服务半径是很有限的,而现代服务业附加值很高,国际化市场服务能力很强。例如普华永道,不仅能服务局部地区,而且能覆盖到全世界。高素质人才就是指从业人员需要掌握更加高端的知识和能力。现代服务业以信息等高技术为依托。银行由于采用了一些信息技术,即从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变成了现代服务业。由于存在这两个方面的特征,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支持第一、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制造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软性投入”。现代服务业具体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因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移动通信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另一类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金融、房地产、电子商务等。从广义来看,现代服务业是一种现代化、信息化意义上的服务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中基于新兴服务业成长壮大和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而形成的新型服务业体系。尽管我国服务产业已呈现“传统行业为主体,门类齐全、各业并举”的势头,但以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等传统行业构成服务产业主体,2003年所占比重高达40.6%。从传统服务产业的近年发展速度看,其发展势头良好。然而,新兴的现代服务业虽然发展较迅速,2003年金融保险业占服务产业增加值比重达16.5%,但其余行业所占比重仍然很小。这可以说明,服务产业中的传统行业所占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五、 服务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从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所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及比重的数据可以看出:伴随着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我国农、林、牧、渔业第一产业就业就重下降较快,采矿、制造、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等行业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呈上升趋势,而服务产业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更快图2。1994年,服务产业就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24%。2004年,服务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3 011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30.6%,比1978年提高了18.4个百分点,超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8.1个百分点。这些都足以说明,服务产业已经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程大中,2004;杨向阳、徐翔,2006。六、 跨国公司加速在中国服务产业的投资,但行业分布不均衡服务业国际转移成为重要趋势。近几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跨国公司开始了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调整曾国军,2005。服务产业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趋势渐趋明显。服务业国际转移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项目外包,即企业把非核心辅助型业务委托给国外其它公司;二是跨国公司业务离岸化,即跨国公司将一部分服务业务转移到低成本国家;三是一些与跨国公司有战略合作关系的服务企业,如物流、咨询、信息服务企业,为了给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国家开展业务提供配套服务而将服务业进行国际转移,或者是服务企业为了开拓东道国市场和开展国际服务贸易而进行服务业国际转移。对于东道国而言,第二和第三层面的服务业国际转移都表现为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从表3看出,2002年~2004年间中国服务产业利用外资项目数占利用外资项目总数的比重呈增长趋势。我国服务产业接受的外商直接投资在不同时间段具有不同的行业分布特征。长期以来,受服务业各业对外开放程度差别的限制,服务业FDI的行业分布极不均衡,除了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商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等少数行业之外,大多数服务行业的FDI流入较少。1999年以来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0%左右,到2002年上升到70%左右其中房地产业为46.27%,社会服务业为24.04%;其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的比重处于第三位,但1999年以来有所下降;接下来是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所占比重大体8%左右。加入WTO之后,我国很多服务业部门对外开放度得到了提高,FDI流入的行业分在朝均衡化的方向发展。七、 服务企业发展呈现规模化和混业经营的特征相对工业企业,服务企业一般以中小企业为主。但最近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以往只能以小规模生产的传统服务业,目前正改变生产方式,呈现大规模扩张的特征。中国的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也呈现了这种规模化经营的特征。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按照国际通行方式选定的2005年全国服务企业500强,平均规模达到113.74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达56 872亿元。在服务业企业500强中,营业收入超过1 000亿元的有13家、100亿元~1 000亿元的有86家、45亿元~100亿元的有59家、20亿元~45亿元的有104家、5亿元~20亿元的有238家。另外,服务产业的发展还呈现了混业经营的特征Roberts,1999。传统服务行业之间界限不断淡化,不同行业服务企业的业务日益交叉,这为服务企业追求范围经济效益和提高竞争优势创造了条件。混业经营领域主要包括:第一,与金融相关的服务,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服务;第二,与旅游相关的服务,包括旅馆、运输、旅游、休闲娱乐服务等;第三,与信息相关的服务,包括数据处理、软件、电讯、信息储存和检索服务;第四,与专业性服务相关的服务,包括会计、管理咨询、广告、市场调研和公共关系等。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