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有了目标,那么全世界都会为他让路。这个目标,可以是鞭策你努力的亲人,朋友。可是,有时候,这个目标也更会是你最不喜欢的“对手”。自古以来,“对手”永远是一个被人不喜的存在,因为,它会让人感觉到困难,不易。于是,历史的舞台上,就有了被“对手”击败,心怀不满的失败者;但却更有了被“对手”成全的成功者,而这一切,都是来源于内心的一念之差而已。渑池之会,相如立功而居于老将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是以对相如处处为难,相如虽宽容礼让,但廉颇仍旧把相如视为假想敌。直到相如的那句“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出现,才有了廉颇的大局观和他那负荆请罪的千古美名。而这一切,却都是来自于“对手”相如的成全。清圣祖康熙,六岁便登上帝位,此后,平三藩,灭鳌拜,他在位约六十一年的时间里,可谓是政绩卓著,甚至被誉为“千古一帝”,可即便如此,在千叟宴上他却敬酒给吴三桂,郑经等他的死敌,因为他觉得,就是这些敌人,才逼他立下了丰功伟业,甚至于高呼“来世再与我为敌吧!”这一切,只因为他是被“对手”成全。周公瑾也曾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却终被宿敌诸葛亮气死。只因他没有正确地看待“对手”诸葛亮的正面作用,只是一味助长了自己的嫉妒心,却不去向正确的方向引导自己,最终成了卧龙的陪衬,成全了他的“对手”。有时候,“对手”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有时候,“对手”就是强者的试金石。“对手”不是洪水猛兽,相反,他是可以成全你变得更为强大的有利存在。而如何正确利用对手,使他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没有巨大的岩石,就激不起美丽的浪花,同理,没有正确的思维观念,就无法被“对手”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