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李鸿章,人们就会愤怒地骂到:“这个卖国贼!”的确,李鸿章跟着西太后,做了不少祸国殃民的坏事,也签了许多屈辱求和的条约,但他也并非是一个只有过而无功的人。
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开战,由于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很快便败了下来。1895年2月,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不得不同日本政府谈判,并准备接受包括割地求和在内的屈辱条件。几天后,李鸿章应召到京,清政府任命他为全权代表与日本进行谈判。李鸿章身感责任重大。他就日本提出的条件,先后同军机处、美、英公使馆进行商议,但均不得要领。3月2日,奕向李鸿章传达光绪口谕,授予他以商让土地之权。同日,李上摺提出对议和的看法,认为割地之事,古今中外皆有,“但能力图自强之计,原不嫌暂屈以求伸”,只是地有多寡要次之分,须力与争辩,朝廷必须密为筹备,防止日军直犯京畿等等。至此,以能看出李鸿章割地求和之心,同时李也为自己的罪行找到了一个借口。
3月14日,李鸿章率参议李经方、参赞马建忠、伍廷芳、罗丰禄,美国顾问科士达等一百多人,前往日本马关春帆楼议和。20日,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相陆奥宗光在春帆楼会谈,双方交换全权证书。李鸿章劝日本不要“寻仇不已”,要求先议停战条件。次日,双方举行二次谈判,商议停战之事。伊藤提出包括日军占领大沽、天津、山海关,解除三地清军武装,日军管理天津至山海关铁路,清政府负担战时日军所有军费等条件。李鸿章鉴于这种情况,又要求先谈议和条件。24日,李鸿章意外遭遇枪击,从而迫使日方无条件停战。4月1日,日首次公布议和内容。4月21日,李鸿章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不仅使中国失去大片土地,还令中国开放长沙、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并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这是中国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清政府也是中国人民的莫大耻辱。
19世纪末,山东农民成立“义和团”,树起“助清灭洋”的旗帜,打击外国列强。然而,正当“义和团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之时,却受到以李鸿章为首的清军及“八国联军”的围攻和镇压。在内外夹击下,“义和团运动”以失败告终。就在“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当天,“八国联军”占领北京,西太后和李鸿章开始逃亡。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为攫取更大的利益,又要求清政府与其议和。1901年9月7日,清政府派全权代表李鸿章、奕匡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等十一国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派头等使者到德国谢罪,在杀死公使之地立纪念碑;惩办支持或协助过“义和团”的官员;派官员为专使到日本谢罪;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划定外国使馆区,各国可在此区驻兵等。
《辛丑条约》的签订,将外国列强与清政府的关系完全确定下来,公使团成了清朝的“太上皇”,清政府彻底成了“洋人的朝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朝建立后,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引进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从而导致清朝在强盛之后迅速走向衰败。19世纪60-9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时任清政府直隶总督李鸿章等一批有识之士,意识到无论是拯救民族危亡还是维护自身统治,都必须向西方学习,引进先进的生产方式。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的“洋务运动”开始。
“洋务运动”初期,是在“自强”的口号下,以筹建近代军事工业和编练新式海军为主的。1865年6月,李鸿章、曾国藩在安庆内军械所和上海、苏州洋炮局的人力、物力和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收购了美国在上海虹口创办的旗记铁厂,又将在美国购买的“制器之器”一并归入,正式成立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到光绪十九年(1893年)共建工厂15个,增设旅馆、炮队营、工程处、翻译馆各一个及各种附设机构十多个,主要从事军火生产、轮船修造、科技书籍的翻译和培养外语人才。1875年,李鸿章和两江总督沈葆桢等人准备在南、北、粤洋创建三支海军,由于财力有限,先创设了北洋水师一军。李鸿章掌握海军大权后,从德国购买两艘铁甲舰。于1881年组建北洋水师。1884年三洋海军初具规模 。中法战争爆发后,南洋、福建海军遭受重创,只有北洋海军保留实力。李鸿章又从欧洲购买了多艘战舰,北洋海军实力大增,排名升至远东第一,世界第四。1876年,李鸿章筹办开平矿务局;1879年,从大沽和北塘架设电报台到天津;1880年,又在天津设电报总局。
综上所述,李鸿章作为清政府派出的议和代表,不顾国家及人民的利益,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割地赔款条约,为加速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行为令世人所不齿。但他开创的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使中国的科技、工业、军事等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