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距离

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叫距离的东西,距离可以让你获得,距离又或许会让你失去。因而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距离,把握距离。

俗话说:“距离产生美”,保持一个好的距离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距离又有不同的要求:家人之间要保持距离,这样才能为彼此留下隐私空间;朋友之间要保持距离,这样才不会被所谓“友情”捆绑在一起而失去选择的自由;陌生人之间需要保持距离,这样才不会陷入瓜田李下的窘境,遭到不必要的猜忌;好人与坏人之间要保持距离,这样才能洁身自好而不会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也被分为四等。如此看来,保持距离的确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哲学。

在当今社会,对距离的把握极为重要。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或亲近,或疏远,或敌对,往往能从各国领导人在公共场合下所显示的距离中窥得一二。关系亲密,则笑脸相迎,促膝长谈;关系紧张,即使见面也不过一两句寒暄便无话可说。若在这种重要场合中没有把握好距离,表错态度,又免不了一场外交纠纷,成为笑谈。

而人与人之间若是失去了对距离的掌握,人际关系必定一塌糊涂。父母与子女间若不能保持距离,过远,则子女缺少了父母的关怀,必定导致对爱的感受的不足与人生的残缺;过近乃至“无意”间侵犯了子女的隐私却还理直气壮,又免不了一番争吵与妥协,家人之间的温情便在这一次次斗争中磨灭成风沙,积起一道深渊般的鸿沟,两代人站在沟壑两端,相望无言。

把握距离,也暗合中庸之道的内涵。中庸者,“执其两端而用其中”。这个“中”,并不是某个特定的点,而是要合乎时宜。对距离的把握也是如此,不是过近,不是过远,更不是某个确定的距离,而是要根据场合、对象使自己行为得当,既不会显得疏远,又不会过于亲密以至于冒犯他人。恪守中庸,才能正确处理与他人间距离的关系。

古训云:“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让我们都做这样的君子,在生活中保持距离,在精神上亲密无间,追求神交之境,才能体会交游之乐。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