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还未满17周岁。5月8日,距离5月28日还有20天。
曾经,17岁对我来说,是件遥远的事情,如同高二一样,只在周围人的念叨中出现。我也只是在人们的话余幻想过17岁的自己会是什么模样,也曾生出许多问题,但从未想过解答。
如今,我已上了高二;如今,我即将满17周岁,似乎已可以解答某些过去对自己的提问。
一
岁月是最好的打磨师。曾经的我,并不相信这句话,不相信岁月的功效。现在,我开始思考这句话的含义。我从不觉得我是个好脾气的人,也不认为我擅长处世之道。直到最近,多次听闻别人以“好人”称我,同时还有一个“傻”字,我才开始回想自己的转变,似乎看到了些在隐隐发光的东西。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了“为他人服务”之路。同学的求助来者不拒,老师的任务尽善尽美,总把自己的想法往后排一排,让从天而降的“help”插个队。有时我也会在凝神细想,做这些究竟是为了什么?但总是被突如其来的玩乐的邀请打断,随后我便将自己沉溺在欢笑的海洋,无法自拔。
17岁的我,不喜欢这样躲避的方式,我总想自己想清楚,尽管可能会“绑架”自己许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十七岁的烦恼,不是所有人都会向他人倾吐自己的烦闷,也不是所有的倾吐都会换来得当的劝解,有些事,还是要自己做。
二
如果说,我的知识不足以让我自我调节与完善,那就将自己扔进书中吧。十六岁到十七岁的过渡期,我买了许多许多书,差不多是以前两三年的购书量。一口气看了这许多许多的书,也是以前无法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办到的。
我读的是杂书。没有特别喜欢的作家,也没有特别喜欢的类型,只是随着自己的心情挑选。吃五谷杂粮长大的孩子,似乎会比专吃营养药片长大的孩子强壮些。如果把十五六岁的我比作一只刺猬,那如今的我像什么呢?原谅我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自喻,原谅我的学识浅薄吧。
以前我很喜欢将不满的情绪或是其他,用铅笔记在一本全黑的本子上,好像这样别人便发现不了,好像这样就能将自己内心的鼓鼓的愤懑泄一些出去。有时实在气不过,还会将所写的拙劣示于他人,就像小孩子急着向大人表达自己的委屈一样。
如今呢,如今我要是生气,我会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后在心里给他人“减刑”,直至他们“无罪释放”,我也便心平了,继续做事。只是这样不声不响的自我调节方式也偶尔会出现故障,就像这几日的我,心绪不得安宁。
不要总把事情闷在心里,这就如同把生米放在电饭煲里,我们自己的胡思乱想及周围环境的微小变化,就像往电饭煲里倒水,再插上电饭煲的插头,若任其闷在电饭煲里膨胀,直至最后米已成饭,那时想还本就难了啊。
三
2015年5月28日,3D电影《哆啦A梦》即将在大陆上档,是大结局。我并不嗜日漫,作为极少数的几部我乐看的日漫之一,“蓝胖子”竟也即将告别我们。原来日漫也是有大结局的——这是以前的我所不知的。
爱好这种东西,有甚好,无也没什么大碍。爱好是属于个人的东西,不是公众的,不管我们喜欢什么,都不能强求别人也要喜欢——这是上了高中之后,我才完全领悟的。
好比追星吧,如今满屏的“小鲜肉”在“蹦跶”着,屏幕外追“鲜肉”的人也是一堆有一堆。只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嫩嫩的TFBoys,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乐见强劲的EXO。可粉丝们总爱在各种场合叫嚣,似乎只要自己喊了,只要自己为偶像列一大堆优点,路过的人便都会奔向自己的阵营——这是我依旧无法搞懂的。
其实,爱好不一定就必须得是特长。我喜欢韩语不一定是为了当翻译,我喜欢吉他也不代表我要成为音乐人。爱好啊,最美好的不是你在跟别人排开阵仗大肆渲染时,而是自己偷偷咀嚼时的小欢喜,不浓郁,却足以融化人心。
四
关于梦想,这是个古老的话题。不管你念与不念,梦想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不管你追或不追,梦想就在那里,不远不近。
个人认为,理想与梦想是不同的。说出来被认同的,是理想;说出来会被嘲笑的,才是梦想。梦想不怕丰盛,不怕盛大,只怕成为空想。
刚刚吃夜宵时,听到妈妈和在远方的爸爸在打电话,不知为何谈到了我的将来。妈妈说我以后考个“师范”就行了,女孩子当老师挺好的,不愁吃穿。
嗯,这是我的理想,不愁吃穿,安安稳稳地过着我平平淡淡的生活。这是2013年之后的我产生的想法。
那我的梦想呢?当然不是如此。我是个一旦“野”起来,就很难被“抓住”的人。我生性好自由。我的梦想就是将来能穿着一双帆布鞋,背后背着一把木吉他,带着几本书,挂着一台单反,在未到过的路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我不知道这个梦想成为现实的几率有多大,也不知道我会不会一直坚持着这个梦想,万一哪天我就抛弃了它呢?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呢?但我只想在我还有这个梦想时,为它做些什么。
今天是5月8日,距离5月28日还有20天,我即将满17周岁。
我也曾经像很多人一样给未来的自己写过信。大概是十二三岁吧,写给十年后的自己。我已忘了我写的具体内容,但我总觉的那会是使将来的我发笑的,但同时又无比感动的,即使我现在将它拆开看,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吧。还是不拆了,把它留给二十几岁的自己吧。
如果将来的某一天,二十七岁的我看见这篇来自十年前的平淡无华又不知所云的文章,也会笑的吧。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三高 马文静,高二段,指导老师: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