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守望

守,所谓守护,是对过去的珍惜和怀念;望,所谓期望,是对未来的坚定。守望,便是对过去与未来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它源于人独有的情感,并非人人懂得守望,它一定要在人品味过生命后才会在心灵中萌生,传达生命的宁静美好。

守望是美好的。一朵野花开在广袤的山野,淡淡颜色淡淡香,耐得住寂寞,忍得了风啸雨淋,与刁蛮的杂草争夺养分。他为何要用这短暂的生命去绽放这一刹的艳丽?旁人不能理解,只知道这是种顽强的绽放,是天性的魅力之处。在即将了结的腊月,梅花从遒劲的枝条上绽放。雪花相映,花学连绵,暗香长远。香味永远只留给懂他的人,懂得这不是脆弱而是坚强的人。他并没有守望春天的美好,不奢求谁为其遮蔽风雪,他守望的是一种顽强而坚韧的绽放。从某种角度说这不仅是种性格,更是一种品位。

神女在崖间守望归人,千年独立;太白在颠沛苦楚中守望傲骨,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孔夫子在人生苦行中舍游说之苦,守望凡世太平昌盛。人生的洪流在守望中才有方向,人生的意义在守望之下才能安然绽放。所谓苦心孤诣,就是要用烈火般的激情与舍得放下的态度潜心事业,最雄伟的建筑永远只能由守望者搭建。

最初的守望都如春花般绚烂,然而很少有人能耐心地等其树茂,待其成果。大多数人确如柳宗元所言“摇其木,爪其肤”。过多的躁动盲目虚耗了我们的生命,使我们难在外界喧哗纷扰中守住本心。守望灵魂的澄明,答案终将浮出水面。屹立于高境,居里夫人在年少时便保存了一份淡泊无求,无私奉献的大境界,所以她能在成堆的废渣中睹见那一丝熹微的蓝光,能在记者踏破门槛时简言婉拒,能在聚光频闪前面带微笑,目光平和而坚定的说出一个女子的铮铮傲骨,显出一份令世人折服的淡然气魄。不仅如此,她更激发了无数仁人志士继续跋涉在这条通往科学高峰的天路守望科学巅峰的夺目光彩,守望心中淡泊且坚韧的的灵魂。

尼采有言:“人们扔给隐士的是不义和污秽,可是朋友,你仍然要做一颗星去照亮他们。”生命的意义是追求比生命更高更远的东西,绝不是看似忙碌实则肤浅地活着。寻找一片安定的净土,布下你的蓝图,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一生流浪是没有滴血的痛苦,但总会有荷马这样的人为了捍卫这个世界残存的真实,用低微的行走守望高贵的灵魂。不屑、侮辱经过他的过滤得到的是《伊利亚特》《奥德赛》的辉煌史诗。地球的另一端,庄周把背影留给迷惑的君王大臣,目光向着自然与黎民。他悄然离去后,人们才拾起他遗落的一篇篇诙谐的寓言。几乎在同一时期,他们游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文明中,吟啸向同一轮明月,打碎“正统”的枷锁。他们的守望,如徐志摩“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淡然恬静,却丝毫不逊于“力拔山兮气盖世”气势磅礴。拥有守望的心,目睹花开花落,细数岁月峥嵘,守望着危在旦夕的文明。还是守望,让孤独的心在时间的洪流中保持鲜活,坚定地踏向远方。

心灵的守望者,常常扮演着叛世离俗的角色。在某个时代,某片土地,孤独的心备受折磨,人们不难忽略他们痛苦的呻吟。但在更为久远的时空中,他们一定会凭借坚定的魂灵,游离于逍遥中,他们的形象也将如天山的星斗般灿烂夺目。所以,他们固然有孤独,但也因此获得了常人无法企及的快乐与满足。第欧根尼傲慢地对亚历山大宣布:请别挡住我的阳光。在那一瞬间,这句话就宣判了第欧根尼与世俗权贵的永恒决裂。第欧根尼是幸运的亚历山大像尊重老师般对待这位智者。但在历史走过的大多数时期,统治者只把他们当作敌人。普希金用鲜血染红沙皇统治的夕阳,曼德尔斯塔姆在为了苏联的正确道路在冰天雪地中尸骨无存,嵇康刑场抚琴把《广陵散》奏成生命的挽歌。守望者早已认清,一段生命对人类历史是微不足道的,但若用这段生命执着地守望灵魂深处的真实,千万次的毁灭也是涅槃重生。

康德有言:“有两件东西令我震撼,一是头顶深邃的天空,二是心中永不磨灭的信仰。”此言得之。我们在信仰中明确了生命的意义,于是我们就能生活地更加从容有力。我们在守望中懂得爱与感情,增添善良和淡然,在智慧与坚定中面对各式人生。

守望是星火,毫不起眼却不容忽略。芸芸众生,赐我双眸,敞开心胸,砥砺灵魂,去守望每一个属于我的精彩!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