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刷朋友圈时,通常会有这种感慨:他获得的新闻最热门,她掌握的词汇最新鲜。正因为自己一窍不通,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所以他们说什么都是很有道理的。
他们,勇敢地与时代比肩同行,昂首阔步地走在时尚前沿。而我们只能成为时代拖曳在背后的阴影。于是,默默点赞,久而久之,便成了习惯。
说直白了,我们就是喜欢仰望别人。明星演唱会上,粉丝在台下声嘶力竭,激动得泪流满面。似乎明星生来就该在舞台上接受掌声和尖叫,而粉丝就应理所当然地在黑暗的台下作陪衬。再看满大街的“哈韩族”“哈日族”,以及价格高得让人唏嘘的进口商品,好像外国的东西都是奇珍异宝,国产的总是一文不值。
就这样,点赞也好,仰望也罢,我们总习惯将自己放得很低,而把别人捧得高高的,以谦卑的姿态,崇拜,仰慕。自然而然,我们成了台下的专职观众。
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们对自我认知的不全面、不彻底,另一方面是威尔金森和皮克特在《不平等的痛苦》一文中认为的:是由所谓“社会评价威胁”增加引起的,把对自己的身份认可完全建立在其他人的评价之上,自我认知不过是社会评价威胁下的“自我虚假”而已。在社会的前行中,我们不自觉地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执行者与守灯人,社会在以保护我们的姿态消费、透支我们的灵魂与自我。
然而,有时我们为之感到不圆满的,恰恰是被他人正羡慕的地方。
陌生人的吹捧和讨好听多了,厌倦了,就想重新回到最初简简单单的小圈子里。做久了偶像,见多了名利场上的市侩人心,又想做回平凡人。
王安忆在《比邻而居》中反复提到,端午节隔壁的艾叶清香,总把人带回历史长河畔屈子“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纯净朴实中去。
从朴实通往喧嚣浮华就好比是条单行道,你在起点一心向往到达远方的终点,却不知已经到达终点的人,是那么渴望你此刻所在的位置。张养浩就曾写过这样一句诗,很有趣,用在这里再贴切不过:“农夫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
对于那些被我们仰望的人,他们是鲜衣怒马中的衣,是歌舞升平中的升,但他们也是深夜中一抹疲惫的暗红。
如果我们还在仰望别人的道路上暗自叹息,不妨停下来好好认识自己,或回头看看。要知道,我们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闪光点,正在吸引着身后的人呢。正所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作者: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李倍,指导教师:曹耀华
文章来源:《语文报•高二版》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