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渴望游尽千山万水,梦中的一切都是玄乎其神的,大到万仞高山拔地而起,小到花瓣草汁落地生根。如此新奇之事诚然是无人经历过的,所以也没有一根稻草真实存在。
那时候家中有个大场院,南侧的泥地是我飞翔的戏台。凭借醒来之后的印象尝试复原梦中的场景,是我所喜爱的,而试毕所成之像也确实日渐明晰。后来跟着邻院的叔叔学习了陶艺,又拜师学习书画与篆刻,之后所塑则愈发真切:山川恣意而合理地在纸上拔地倾斜,江河拍击纸面产生轰鸣。由于这纵横的河川穿梭卧落于几座雄峰周围,我将这块净土命名为千川,并试着为荒诞的它编写一段历史,撰写几则神话,最后在梦中寻觅几处不起眼的角落将这些奇怪的文字同心事与秘密寄存,这就仿佛是在梦境与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自此,一段并没有真实存在过的历史愈为充实细化,这桥梁也像是要打破界限般地一冲而出。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小孩玩笑般的内心世界,人性和善,承平万世。而历史并不可能是这样圆满的,阴晴圆缺自有天命。
小时候住在乡村,周围的环境很不好,每至赶集之日,人声嘈杂,间道污水横流,人夙不可定,夜不能寐。于是我便泼墨山中,贪婪地为自己构建起一个仙人般的居所,醉身其中良久,以安宁自己那混乱的心。然而日子久了,胸中竟略生苦闷之感,我大概本就不是安静娴雅之辈,心该是太阳般的。于是,便从梦中醒来,诚恳地面对本该面对的尘嚣,再次融入人潮。事实上,我深爱生活中的细碎小处,却苦于呆滞盲目或刚愎自用。不经意间,思绪如潮水,排山倒海,以疾而来,以倏而归,不俟举网亦不复至。每至邻里聚话家常,我总是躲在一旁,自顾自地玩着沙子,自顾自地扒着少年心事,自顾自地欢脱在小溪怀抱里。
小时候,我深信总有一天我会长大,像大人们一样侃天侃地,也深信自己能够成为大人物,举手投足间气概不凡,至少也聪颖有至性,恪勤善属文,守秩序来有志操,五好青年,少儿典范。于是我开始质疑自己是否是活泼热情的,太阳般的内心似乎又不属于我。游赏千川,在某个时刻迷失于群山环抱,在一个山谷的尽头处,一口枯井隐埋于沙与叶下,突兀地现出一角,偶有小风扒着积叶,撕碎干裂者。最新的风干成果也陆续被呈现出来,以重生之势令叶粉身化蝶。究叶之根本,原来是峭壁上沉眠的老树不慎所失的。不知这老树可否知晓,生命之源正于嫩绿与枯黄,饱满与萎蔫之间交横,陈叶覆井。寒风带来的是远方的悲鸣,侵蚀水嫩多汁的新叶,瞬间使他们嘶吼为老成之辈,这正是恰到好处的。在深山中,很容易辨不清方向,而万物之亡必然。在主观上,很容易偏颇于臆想,混淆未然与已然。思绪的河流容易出现淤塞或进入枯水期,稍有不备便可能倾泻决堤,而此时并流而下的鲜有灵感,非者居多。积尘的锈链许久未动,油渍凝固,不肆横流,这是安详恬适的,或者说是一片狼藉的。山谷山脊纵曲绵延,远空孤鹰颉颃,山间有良田。伴随着乡间的炊烟袅袅升起,非一般的声音于是响彻梦中,惊醒,徒劳无眠。这便是一场略有变化的旅行。
我在梦中渐渐长大,在旅行中不断体悟学习。千川之梦有时依然在脑海与现实之间跳转,而本身易怒易悲易喜之情却逐渐淡去,静水流深的境界诚然难以企及,每当我喜出望外,仍会欢乐地亟亟奔去。千山不再恣意拔地而起,过度倾斜者也尽为拨正;千川的历史与神话早已无人书写,梦境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正渐渐溃塌;万仞雄峰之间的激流变得异常温顺,仿佛在平淡地述说生命的故事。在现实的旅行中,我和很多人一样,常常拍照留念,并轻触手机上的分享按键,与友人们分享自己的愉悦。然而在生命中的某一个关键帧上,我猛然惊醒,疯狂地寻找着仿佛丢失了的不知名之物,我再次像小时候邻里聚话家常时独自扒着心事那样,掀翻了内心世界。我好像再也不能很好地体会千川的风景了,她的一切让我觉得如此陌生。我丢失的东西在字里行间吧,可我再也找不到少时藏匿秘密的地点了。
豫俟蕃息,千川梦引。我心不复,形神俱失。家搬至城中,没有场院,没有泥地,没有昔日的伙伴。每夜睡得不再早,只有偶尔才能在梦中粗阅千川的小景。怕是我心已复杂无边了,千川才显得如此简单,只有单纯的孩子才能体会那盛景吧,我是多么地羡慕他们。千川正在一点点地崩塌,回归原始的混沌,如果你能读进我的内心,你并不会发现它的迹象。十几年过去了,在另一山头守望着我的记忆的一切,只是一场辉煌的小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