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故乡

故乡是一面面土墙,一幢幢平房,一片片高粱和数不清的池塘,那里风景秀美,鸟语花香。——题记

在我的孩童时代,我的家乡正是这般模样。清晨的鸡鸣,傍晚的炊烟,潺潺的溪流,还有那已颓朽不堪的土墙。如其它村落一样,我的故乡也是那般普通平常,以至于现在的我无法从记忆中寻找到更多有关她的模样。转眼间征地拆迁已经过去了五六年,现在的故乡已经变换了模样,成片的工业厂区和错落拥挤的楼房隔街相对,各种类型的工厂排列其中。故乡变了模样,我们的生活也完全变了样。

不用再困守在土地上,爸爸开始到附近的工厂上班,虽然每天的工作依然不轻松,但不必再披风淋雨,也不必再看上天的脸色,待遇不错,收入稳定,用爸爸的话说现在只要看好上司的脸色就行。对于征地搬迁,当时爸爸算是第一批的积极分子,征地的政策还没到,爸爸就从不知什么渠道获得了消息。已经到了果树剪枝的时节,爸爸却和其他人一样依然到处买树苗、找关系,那时的土地在人们眼中变成了出产黄金的宝盆,只要有一丝空地就能榨取出金子来,各家的田地里“插”满了错乱的树苗,有桃树、梨树、杏树,还有许多从未见过的树种。没有人去考虑果树的间隙,更不要说来年的收成,照这种种法,根本也看不到来年的收成。幸运的是征地的东风适时到来,但不幸的是征地的政策却不适时的更改了,到头来大家忙活了一夏天,什么也没多得到。对于现在的生活,爸爸感到很安逸,规律的工作生活,还能有闲暇的时间休息。故乡原有的样子,爸爸想都不会去想,因为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和爸爸完全不同,奶奶是个“守旧派”,爷爷没了以后,爸爸要让奶奶搬到一楼和我们一起住,奶奶不同意,非要自己住在五楼,说是住习惯了。奶奶是习惯了在阳台上张望下面那面破败不堪的土墙,土墙坐落在小区的东边,那边是一片还没有开发的空地,奶奶说这面墙原本是长城的一部分,但城墙砖都被人偷走了,现在就变成了这般模样。最早奶奶和爷爷就住在城墙脚下,直到爸爸结婚时才另找了一片开阔的地建了房子。但老房子依然没有拆,一直保留到了拆迁之前。天气好时,奶奶会和其他老人一起去外面溜达,老人们都会去土墙那边绕上一圈,然后坐在小区门口的长凳上,晒着太阳看看过往的行人,度过自己的一天。如果赶上超市促销,老人们便呼朋唤友的将超市围堵的水泄不通,她们恨不得将所有的便宜货都打包带回家。奶奶从不说现在的生活过的好,但也从没听到奶奶对现在生活的不满,只是奶奶常会给我讲起小时候的事,我的小时候,爸爸的小时候和她的小时候。

因为从小就在奶奶家长大,经常会听爷爷奶奶讲起过去的事,从小时候爷爷第一次向我讲起那面土墙,到自己第一次去长城,爷爷的话语诉说了时间的演变,我对于过去的认知多半来自于爷爷的讲述,爷爷总会向我“夸耀”自己的苦日子,他的故事就像电视里面的演义一样,每一次都不重样,但爷爷总会是那个主角,我对于这样的设定也是欣然接受,因为在爷爷的故事里故乡的样子从未变过,一面面土墙,一幢幢平房,一片片高粱和数不清的池塘,那里充满了优美的风景,动人的花香,悦耳的鸟语和温暖的艳阳。可现在,那里是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