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我趁闲时在学校里作了一张关系图,大体是以徐志摩和鲁迅为两个中心所引申了一系列的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并为两位同学看,于是这两位女同学开始纷纷说到:
“徐志摩喜欢这么多个女的,这个渣男!”
“林徽因从前和冰心是闺蜜,但是为了争夺一个男人结果就闹翻了。”
“林徽因原来嫁给梁思成了呀?她为什么要嫁给梁思成啊?要不然徐志摩就不会死了。这个小贱人!”
“蒋介石其实爱的不是宋美龄,而是宋庆龄。”
“我记得徐志摩好像跟一个他学生结婚了,是谁来着?”
“你知道吗,鲁迅之前有一个女的,后来又跟一个女的结婚了……”
……
我在一旁偏过头去听,似乎便就是这几句探讨;波澜起伏中,我倒有点儿万般无奈了——现在的青少年们,究竟心里头都在想些什么?
他们关注着什么?
他们知道些什么?
现今这个时代是科技时代,有着信息化的文明,还有足至于小康及以上的生活——这是就大多数群体而言。于是便借由着这样的一个机会,青年人们过起了挥金如土的奢靡生活,有“青春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也有偏偏要以自我为贾宝玉一般要叛逆天地高堂的,还有作为毒害信息的邮递员的…..且不细细究说这隐喻的意思,单是寻其根源处,便是一种小而浅却深且长的自私。其浅了发展,便徒为一种“不肯努力”、“好吃懒做”马相伯《中国人的心理》,倘若根深蒂固了,即为一种垢藏于心的污病,就会有“只要不杀到他床上去,他宁可闭着眼睛假寐”的“怕事、自私”行为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中国的人便是这样针对自己的同胞的!殊不知,经过九曲回环式的连环效应,终于还是会教这种“助恶者”经受其同样的痛难!是故我们的国人是憎恶他人的,也就由得他们的晚辈、新一代的青少年变得冷漠,一双双冷眼里折射出来的不是威严,而是空啊!
人说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依我看,青少年个个都是太阳,可求而未可即;况且他们是有热情的,炉火中烧着,奉献给了不需精神的漠土,像如对自己的善待云云,不过抑或是有奉献给了自己的爱人的,毕竟是“学生恋”,总是要在所不惜的。“再不爱就老了!”
青少年是太阳,渺远,高傲,顽固,一触即怒。我大体曾说,太阳,既是热情的载体,又是忧愁的意象;而若添加到青少年身上来,似乎更为恰当,也即教这太阳既是希望,也是绝望了罢。而至于太阳本身的诚和爱、光和热,大体也都消磨殆尽。
鲁迅先生是最呼唤我们人民的诚与爱的。“鲁迅在小说中集中批判这个问题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正是在呼唤人间的‘诚和爱’,也是为了呼唤人们团结起来,共同反抗如‘凶兽’样的反动统治者。”黄中海《走近鲁迅·小说背景和主题》
这样的一个时代里,没有多少反动统治者,但却由此而更是应当被人所注意的;现在的这个时代,就犹如一只鼓囊囊的大气球,随时打气便随时都有要爆炸的危险。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我们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青年人,更应当发散出自己的光和热,而切莫暗遁在阴险僻落的地方独自嬉耍。
今天的青少年,我想,是最需要注意的;既要有关怀,也要有批判,且都要智慧地追求实际,而不是去巧妙地盲从速率。盲从那些不合逻辑的东西的人,犹如是在梦里;而现实则从不会善待活在梦幻的人。我希望作为家长教师都要重视起对青少年的正确教育,引导他们读书,教会他们理论,活跃他们思考,强化他们辩证。否则,我想青少年也可大多作为“泥塑木雕的偶像”陈独秀《偶像破坏论》也好,去叫人给破坏掉!
青少年啊,我不能要求你们做什么,那就只好请求,请求你们去读些书本,读些切实有用而有益的书本吧;我请求你们去思考,去辩证地思考。倘使不想教你们的大脑沦为身体肢干中最无谓的饰品,那就磨炼地使用它、运转它。如若唯有星空令你们着迷,那就去做你们的星辰,不要再充当太阳;闪着光、闪着,星星便一颗颗坠落而殒了,太阳却还是那样勇敢而执燃。
五月八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