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4日,来自乐清的女子乘坐滴滴打车惨遭杀害,此事一出,社会哗然,质问与唾骂向滴滴席卷而去,滴滴立即停止运营重新整改,推出新运营:全程录音。
根据这一新模式,乘客授权即可在车主端自动开启,不授权不能使用滴滴打车软件。从总体来看这种模式对滴滴司机造成约束,减少被言语骚扰的可能,同时录音内容可以作为权力受侵害时的证据。
但是,这一整改是真的有效,还是只是表面文章?
这一模式带来安全保障的背后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隐私安全问题。当乘客为一些特殊人群(企业高级管理,国家工作人员)时,他们谈话的内容可能涉及国家机密,企业内部机密等等,这时录音上传可能会导致隐私的泄露。况且录音为强制措施,本身就侵犯了隐私权。并且这一模式的实用性还不得知晓,对于言语上的问题,可以事后分清。可当事件涉及肢体动作比如伤害案件(杀人,性侵),录音内容不起任何作用,不过是马后炮罢了。
如果回顾滴滴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更多。
滴滴在过去四年中发生案件多达50起,受害人大多为女性。而且从滴滴软件看,一键报警功能,行程分析模式等等安全保障已经非常完善,可还是事故频发,为何?原因就在于滴滴从未抓住本质性问题。
从准入,审核,奖惩方面,滴滴没有做到该做的。滴滴应该在招收司机时查清楚个人背景(起码有没有犯罪前科一定要查清楚)将审核程序与公安系统对接。在对司机的评价处理方面应该加大奖惩力度,才能对司机造成约束,可它都没做到这些。再者从发展理念上看,在滴滴外交语言中提到:私家车可以成为一个半公开,半私密的社交空间,这未来是一个非常sexy的情景,如此发展理念给罪犯提供了作案机会。
从滴滴打车这个app来看,其内容竟无不给罪犯以性暗示。在乘客信息上,滴滴打车在乘客信息设置上为司机可以看见乘客照片,无疑使罪犯得以明确目标;在功能,滴滴除了是个运输平台还是个社交平台。在2015年,滴滴举办了一场九万人的移动相亲会,其加盟海报中提到的酒店、试衣间,电影院等字眼无一不是给加盟者性暗示。如此社交模式的推行增加了犯罪几率(有几例案件是滴滴司机第一次与乘客建立私人关系后再实施犯罪活动);在滴滴的评价系统上,不知为何滴滴特别区分了乘客性别。对乘客的评价中,司机的评价用语有:美女晚上约吗、成熟性感等词。这样言语暧昧,欲盖弥彰的软情色内容吸引过来的司机难免不怀着豺狼虎豹之心。
事件发生后,滴滴需要反思,可更需要反思的是社会。
在滴滴打车之前,社会更是黑车盛行,滴滴在极大程度上处理了中国黑车非法经营的问题,比起治安管理部门的政绩工程,滴滴好太多。并且没有滴滴,罪犯还是罪犯,滴滴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真正的根源在于社会是个利益化的社会,滴滴很可能发现了自己的运营漏洞,但是经过仔细计算后,发现事件发生后给法制部门的花费与增加各种保障所需的花费相比根本不值一提,那为何要自找麻烦呢。舆论攻击是很强烈,但滴滴早已习惯了各种口诛笔伐,自身的危机公关早已成为同行的“模范”。滴滴在空姐事件发生后停止了运营,于是消费者掀起一波恢复热潮,在极大资本面前,一条人命算什么。
人性无法改变,但制度可以设计。滴滴应该从自身的准入,惩罚制度入手进行整改。
政府应该从监管制度入手,加强自身的服务力度,引导社会走向一个人性化社会,而不是功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