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的“我”
高二(10)班 樊舒舒
“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多次提到我的行为,感情,思想,那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首先,“我”思想较为单纯。我拦车不是为了去旅店,而是觉得搭便车很了不起。之后,我追汽车,还后悔没有挥一块大石子。都不知不觉透露出我的孩童心态和涉世未深。在和司机谈话后,我认为“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是好得不能再好的朋友了。”可就是这么一个好朋友,我帮他制止那些人,可他却哈哈大笑,我因此遍体麟伤,他却带着包跑了。这仅反映我未能认清世界,没有防人之心。
其次,我没有明确的目标。已是下午的尾声,可我却丝毫不在意,还悠哉游哉的走在路上。甚至他还乘坐那个个体户的车,往来的方向走。当他坐在汽车上的时候,他已然忘了旅店这回事。而且,他既不知车开向何方,也觉得前方的一切对他无光紧要。当汽车坏了后,他才想起旅店。
再者,我也有一些小聪明,我为了能够顺利搭便车,先是喊司机“老乡”来套近乎,以此来增加成功的机率,我赶紧给他点火,也表明我奸诈的一面。于是我心安理德了,他只要接过我的烟,他就得让我坐他的车。这表明我确实懂一些规矩。可最后,还是被打得很惨,甚至连包都被人抢走了。最后只能呆在被卸得差不多的车里,又冷又饿。
可我又是乐观的,我知道爸爸准备背包是为了让我见识外面的世界时,我背着包飞快地冲出门,表明我的率真。
思想单纯,毫无目的性,空有小聪明无不表现我涉世未深,内心十分纯真善良的情况。但通过我的见闻却反映当时社会的情形。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的阐明当时人类社会的情况。使人物现象显得十分生动,十分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