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别传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草根”皇帝叫做刘邦。他年轻时不学无术,经常轻慢侮辱县里的官员,谁也料不到这个“浑小子”日后会成为中国的主宰。

刘邦个人品质很不好,他经常喝得很醉,喜欢美色,享受生活倒是很有一套,在任何时候他都有很重的猜疑心。四年楚汉战争打得你死我活,终于以刘邦的垓下大捷告终,然而大战一结束,他“驰入齐王壁,夺其军”,齐王韩信的兵权立即被夺走。韩信本非只能封侯,他被封过齐王,楚王,然后刘邦认为他会谋反,治罪降封为淮阴侯,一代名将最终死于皇后之手。可喜的是,刘邦在战时能做到充分信任手下谋士和将领。许多人认为刘邦是一批人拱起来的,才能本不足以成功。但是刘邦在其“油条”外表里面,隐藏了一颗龙虎之心,老谋深算直至成功。

刘邦是残暴而自私的。鸿门之宴,他半途溜号,派樊哙等人拖延时间,丢弃车辆,只身独骑,那三员大将就被留在了项羽大营,随时可能被杀害。可见刘邦自私至极致。

另有一例,当刘邦初起兵挑战项羽端了彭城以后,项羽趁汉军大摆庆功宴,精兵袭来,江十万汉军消灭殆尽,刘邦只得带着车夫连夜出逃。逃跑时他嫌速度不够快,竟然准备将两个孩子推下车去,多次这样做,车夫劝说他可以快一些但不能将孩子扔下,刘邦才停止了弃婴丑剧。冷漠,自私,又可见一斑。

楚汉相争,项羽大困,当着刘邦面说要烹杀刘太公,刘邦竟说出“吾父即若父,若烹之,请分我一盘汤!”项羽的杀人如麻是出了名的,刘邦的话随时会激起他的杀人欲望,这番话倒是没有引起什么大的问题,项羽没有杀刘太公。可以说这是刘邦小人性格里的又一处阴暗面--置老父生死于不顾,甚于狼毒。一个阴险冷酷的刘邦现出了他的本相。

刘邦对父亲是有恨的,恨他早年赶走儿子。因此那场“杀父”戏注定会失败。在建立西汉政权后,一次宴会上他戏弄太公说:“您认为我不如二哥能干和善于治理产业,可如今呢?”群臣皆笑,大概不是嘲笑太上皇吧,而是当朝皇帝吧。他愚昧,刻薄啊...他其实就是在说自己年轻时不像话而已吧。

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黥布当年只身叛楚投靠刘邦,但在割据战争结束后也仅仅是个不得志的淮南王而已,受到刘邦打击迫害,叛汉的行为也就在意料之中了。刘邦所谓礼贤下士是做给人看的,鸟兽尽,良弓藏,没有立刻消灭他们就算好的了。

刘邦这么一个品行极端低劣的混混最终当上皇帝,缘于他对权力的渴望和狡诈的心计,项羽这个二三十岁的小伙子怎么比得上他呢?悲哉!

历来史家对汉高祖褒贬不一,笔者对其多贬,乃事实使然。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