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七夕情人节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男人和女人,也就有了性,但性的最高境界——那便是爱情。

追求爱情,自古有之,其中牛郎织女便是爱情的始祖,爱情的典范。

说道牛郎织女,人们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鹊桥,想起一年一度的七夕。

七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无数少男少女们互赠玫瑰、表达爱情的最佳时期,也是追求、崇尚纯洁爱情的男男女女们久久难以忘怀的特殊纪念日。

其实,中国最早的七夕节,并不是来自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而是另有含义。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为时间的阶段性上,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例如我们现在的一个星期有七天,传统习俗中给亡魂做道场要做够"七七"等。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中国古代有就了丝绸之路,说明中国人早就掌握了纺织技术,但现实创造总要有个理想目标,所以古代妇女往往把纺织技术的最高境界看成是——织绵(即能够织出像彩霞一样的绵缎),这就涉及到仙女和巧手,所以才有了七仙女下凡之说,才有了妇女们每年七月初七这一天月下乞巧这一举动,这就是七夕节的另一别名——乞巧节。

"七夕节"作为中国的情人节,是我国的一种民族文化精品,民间有俗语说:"今日人间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这更证明七夕与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紧密相连,而牛郎织女故事情节在春秋战国时已渐趋完整,成为中国四大传说之一,流传的范围非常广泛。据说湖南的桂东仙缘桥十分神奇,直到现在,无论男女,没有找到对象的,有胆量走完此桥的人,必可找到美好姻缘;准备结婚的男女双双牵手走过此桥,结婚必会幸福美满百年好合;已结婚的男女感情不和时双双牵手走过此桥,必会和好如初;感情已经破裂的男女,双双牵手走过此桥,还可以破镜重圆等等。把七夕节赋予了许多美好的文化内涵。

"七夕节"的有名,不仅在于人们对它忠贞爱情故事的传承,还在于历代文人骚客对它永无休止的赞扬。例如汉代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诗。五代·后唐的杨璞也以"七夕"为题,作诗曰"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其中最有名气、令人荡气回肠的诗,要数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呀,一根玉簪,一条银河,阻断了牛郎织女的美好姻缘,也阻断了夫妻儿女团团圆圆的幸福生活。这爱是何等的决绝,结局又是何等的凄美。

但最令人神往、慕煞爱侣的经典之作,还要数宋代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两句诗,给了相爱却无缘的人多少安慰与期待。

七夕,中国农历的七月初七日。这一天,既有美丽的神话传说,又有忠贞的爱情故事,更有精典的唐诗宋词。这一天,比泊来的情人节,更多了一种传统的、古典的韵味与诗意。

记住吧,我的朋友,七夕这一天,是一个美好的节日,是象征爱情的节日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