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姑娘

今年秋天,正式南京旅游的旺季。我跟着几个同学一起去了这里颇有历史气息的夫子庙景区。借用一句老话说真就是人山人海啊,一条街上人接着人。走进一家店铺,这是一家小吃店。人很多,要了三份烤鸡翅。刚好到了一百块钱。就走了出来,沿着一条街四处逛。每走到一个地方,总会出现一句很醒目的话,――门票:成人……儿童……似乎这座历史的遗迹拒绝了我们这些人。每个院落我们就只能看到它独特的外部结构了,但是仔细想来,里面的陈设在中国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可能见得到的。毕竟里面就放了一些老东西而已,而且是不能让穷人看的东西。很快走过了秦淮河就往地铁站走去,这样的地方,让游玩的人总是感觉名不副实。当年的历史被冠以商业的外衣,似乎就成了某一部分人的专利。快到地铁口,路上多了很多卖花姑娘。拿着也就是一块钱一束的玫瑰花,穿梭在行人之间。一个个的却又是一个团体。一个大概30岁左右的女人,一直跟着我们,让我们买一朵花。毕竟我们几个人没有一个喜欢花的,可惜他们不这么想。她看到我们一起走的一个女同学,让后说“送你一束花”。同学觉得是送的,也就接受了。可是,等同学在前面走了几步。卖花女突然跟了我们过来,拉住我说“我送了姐姐一束花,二十块钱。”我愣了一下。“他妈的,谁是你姐姐”这时我看到远处两个卖花女也过来了,我才明白这群人的难缠。只好乖乖付钱,大家默默走开了。我不明白的是,商业化到底会使得人心有多险恶。学校里的小姑娘们,仍旧每天向往着纯洁的爱情,和帅气的白马王子。而同一个年龄的卖花女,却早已经想着如何增加一个客户,如何强行卖掉自己手里的花,以及躲避城管的管理。到底是商业改变人,还是人自己变了?或许真的不得而知。但是我觉得,如果每个人都是这么轻而易举的被改变。那我们还是当年那个顶天立地,为天地立法,为万民请命的中国人吗?我们需要商业来发展,但是不能以丧失良知来谋取利益。当年的晋商徽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做生意不能把良心做没了。他们当年做生意讲诚信,讲平等买卖。但是如今呢?诚信都成了一种需要很多人去提倡的美德。为什么这样呢?就是因为没有了诚信他才会变得那么重要。唉,卖花姑娘,卖出的每一束花。都是耻辱的,但是请问他们的良心会不安吗?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