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

流水潺潺,冲不掉古城印记

岁月悠悠,带不走文化身影

长安与苏州,一个有瓦殿宫阁象征千年古都的庄严;一个有亭台轩榭代表东方园林的典雅。繁华似锦的都市伴着它们辉煌的文化经历千年风雨的洗礼,一路摇曳走过,关于它们的记忆没有被时间风化。

时间是不使文化的记忆风化的。就如我们能记得希腊神话,罗马法,了解丝绸之路在东西方交流中的重要意义。会吟咏唐诗、宋词,偶尔翻阅下元曲,拿本小说看看,看累了后讨论下玛雅人的金字塔。同样我们不会忘记古老的东方大地上有这样两个城市以及它们代表的文化,一个风格是雄浑豪放,一个特色为缠绵婉约。

长安古道,意马迟迟,春松华茂的景象也象征着它的未来是一片欣欣向荣。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更名后,西安已成为中国西北方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但隆隆的马达声和满天弥漫的烟尘没有湮没它原有的庄重。秦兵马俑、西安碑林等文化古迹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游人在赞不绝口之时也唤醒了一些关于长安尘封千年的记忆,这十一朝古都处处充斥着雄劲与严整。

辛弃疾和他的词可以作这种文化的代表。他虽生在泉城济南这个温柔和顺的城市,但是毫不失北方热血男儿的英雄气概。策马沙场,他壮怀激烈;舰阁楼船,他睿智奔放。“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让人不由忆起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无论何时,何地他总是想着驱除鞑虏,还我中原。名为弃疾,但心病难除。长安是他的寄托,楼兰他总在牵挂。好男儿却难守家国,他写下自我讽喻词。即使垂暮之年也时时吟唱:“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如果说长安是豪放派的居民点,那么苏州应该是婉约派的归宿了。“前几天,澳大利亚又在庆祝他们的200周年,与此同时,我们的苏州却悄悄度过自己2005岁的生日。”余秋雨先生在《白发苏州》中这样写道。苏州像一个内敛、娇嗔的女子,隽秀且柔情,从不张扬什么。其实也大可不必,三吴都会,锦绣之城,世界水城的典范和东方园林的代表,拿出哪一样不让世人称赞不已?

李煜可以为这座称为“东方威尼斯”的城市做形象代言。他的词是亲切自然,灵动清晰的。正如苏州城里流淌的水道和园林中棱角分明,柔和典雅的线条。曾想李煜他就应该坐着乌蓬船,唱着苏州评弹在烟波浩淼的太湖上游赏。可这样又会有谁会歌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惆怅。大概是老天特意安排,千年后让戴望舒作一首《雨巷》与李煜遥相呼应。可能也只有这被成为“人间天堂”的苏州市才能融合古代与现代完美的婉约意想。

也不能说长安与苏州所代表的文化风格完全迥异。因为苏州也存有“卧薪尝胆,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坚定信念和目标,长安也刻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缠绵情思与誓言。只是相对来说,它们更适合哪种文化的缩影而已。令人欣慰的是我们没有撕掉中华文化发展史上记录它们的纸页。还知道昭君墓在西安,千里之外苏州有个叫桃花庵地方住过明代才子唐伯虎。

时光荏苒,关于古城的记忆不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岁月流淌,仍有一种讲述文化的声音在晴空中回荡。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