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意气
谈意气
作文
(1)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佳句不是常人能作出来的,蒋介石的御用文人们不能,我们之中也鲜有人能有如此气魄。相行对比之下,才显出毛主席当年的意气风发。
巍峨高大的阿房宫不仅倾诉着帝王的罪恶,也同样彰显着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楚王一炬,可怜焦土!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最终也只能成为历史册页里的一声叹息。一代霸王的意气用事,成就不了他的大好江山,自然也成就不了他自己。
伯牙与钟子期互为知音这件事儿,被人们称扬了数千年。俞伯牙为钟子期摔琴,向世人说明他和子期的意气相投之深。然而世上果真再没有人能懂伯牙的曲子了么?伯牙感念子期的知音,从侧面反映出他深爱自己的音乐事业——甚至对音乐上升到信仰的高度。那么,他为子期摔琴,不也同样摔碎了自己的信仰么?可见他与子期的意气相投,到头来却导致了他的意气用事,其实是可悲的。
人皆有志,意气可助于志,亦可毁志于一旦。古今之人成也意气,败也意气,我们应该切记,慎之!
面对漫漫前路,正欲启程上路的我们顿生茫然。然而这时候,应该有横扫天下、“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的精神信念,如果着实兜着彷徨的包袱扔不下,不妨念一念:“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不妨看一看:“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不妨想一想:“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主世界沉浮的,当然是我们这些新生力量。老一辈的耕耘一生,现在德高望重,理应卸下肩头的重担颐养天年。我们不挑起民族兴亡的担子,让谁去挑呢?正因为前路漫漫,我们才要树起雄心,铆足了劲儿、意气风发地向前跨。
说到彷徨,鲁迅先生就曾彷徨过,那是因为他感到“如在荒原一样的寂寞”。在前行的路上,找到意气相投的伙伴于我们是一件十分紧要的事情。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搭档可以加快我们前进的步伐,提升我们不断取得突破的信心。马克思正是得益于挚友恩格斯及挚爱燕妮,才完成《资本论》等伟大着作。我们要广交志趣相投的朋友,与朋友相互勉励、相互扶持,才能一步步地朝着理想的巅峰迈进。
最后谈意气用事,这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人之大忌。然而禁果总是有人去尝,甚至乐此不疲。我们周围有不少“哥们儿”为着所谓“义气”舞刀弄棍、征战南北,结果呢,不过害人害己罢了;有不少人原本心怀理想,并且也为之努力过,后来迫于现实,或者觉得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于是愤然放弃了,从此乐于鼓吹“理想虚无主义”,自己也深陷在虚无里无法自拔,以至于同窗好友好心提醒反遭其以一腔愤激之语唬得落荒而逃。其实何必意气用事,有这许多找寻借口的工夫,不如用在重拾理想上面。兴许,理想离你并不远,你只是不小心走错了一小步。
我们应该拥有健康、高昂的意气,这种意气,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与理想相辅相成:生有生的信仰,死有死的骄傲。这种意气,让无数伟人先烈在精神上获得了永生;我们应该设法避免偏激、有害的意气,无数事例已然证明:小性子可以酿成大祸事,毁灭了的崇高理想,往往就源于一朝一夕的意气用事。项王自刎的悲剧,不就告诉我们这种道理么?
高三:冉文锋谈意气作文(2)
意气,一个含义丰富的词,给人们无限沉思。大多数人认为意气是毛泽东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意气,在我的眼里,是一种冲动。
意气用事,是人类的一大缺点。想当年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夷陵之战,若不是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一意孤行,不听众位大臣的劝言,挥军东下与东吴交战。最终赔上张飞、黄忠、八十万大军的性命,自己也落了个含恨托孤的下场。刘备这样做值得吗?一点也不值得,若刘备不意气用事,历史肯定会重写。所以说,意气用事,则会毁了自己,取而代之应该要清醒,理智。
保持着头脑的理智,是一把成功的钥匙。当司马懿收到孔明寄来的女之衣服来羞辱自己时,他却哈哈大笑,并没有因为自己被别人羞辱而意气用事,而是理智地面对,最后成功地保住了城池,保住了魏国的王朝。可见,理智是我们的主导精神。古人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排在了最低层。修身就是自身的修养,自身修养不好就好比意气用事。修身不好,如何成就前面的事呢?正所谓“冲动做不了大事“。
几千年的风雨,早已涤荡了淲亭的点点残血;几千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乌江里的声声叹息;几千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战场上的悲惨嚎叫然而,纵然有了前车之鉴,现代人为什么还要重蹈复辙呢?意气用事并不应该是我们的所作所为,理智、清醒才是我们的食粮。
聪明的人,的很聪明,但也会摆脱不了意气用事的诱惑;理智的人,却能够毫不犹豫地拒绝意气用事,晋级为成功的人。
意气用事,毁掉的不仅仅是自己,也牵连别人。
拒绝意气,接纳理智,是我们的宗旨。谈意气作文(3)
意气者,诚人之自然属性也!夫人生天地之间,得日月之精,天地之灵,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从此便为万物之灵,岂可无意气?意气者,实人之情感也。世间之人,上至帝王将相,下及布衣白身;高明者如圣人大贤,愚鲁者如荒村野夫,谁无意气?盖人生于此世间,何来一帆风顺、万事遂意之佳境,谁无挫折?君不见韩信身负兼济天下之才,扫荡四方只志,亦横遭胯下之辱;齐桓葵丘会盟,笑傲诸侯,亦为曹沫所劫。故人生多波折,难有坦途。然人若与挫折,或遭横暴,当如何置之?匹夫一怒,或流血五步,或以头抢地,此诚不可取。若昔日韩信不可忍一知之辱,拔剑相向,而致身死,安得日后之功业?天下失一无赖不足惜,因意气失韩信,则徒令后人叹矣!王侯一怒,流血漂杵,生灵涂炭,此亦不可取也。昔日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然其引清兵入关而致杀伐千里,先扬州,湖嘉定,尸首相枕,纵平一己之气,然难洗千古骂名!意气用事,虽为人之常情,但实足不足取。
但凡欲成大业者,莫不坚韧隐忍,可忍常人之不能忍,以己之头脑控己之意气。此苏子所谓“卒然临之而不慌,无故加之而不怒。”此言轻巧,实难做到,古之英杰亦难免意气用事。昔大汉元勋之张子房,年轻时亦曾凭一时之气而欲刺秦皇,幸免于难而又得黄石公教诲,方得以幡然顿悟,悟己之卤莽,而知建功立业之道。项羽亦人杰,否则安得南面称孤,令诸侯不敢仰视哉!然项羽不知为君者不当意气用事,当权衡谋划,深思熟虑,而平匹夫之勇,逞一时之气,而与汉王争夺天下,手下良臣勇将,尽皆离心,待到用人之时,尽意气用事之徒,此诚“物以类聚”耳!反观汉王刘邦,可折节下士,宽以待人,多纳忠言而不意气行事,于是乎群贤毕至,项羽之败,岂可怪也?项羽凭一人之气,虽也曾连战连胜,所向披靡,然一人之气有限,至于鸿沟,已为“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鲁缟者”也!项羽坐拥天下而败于汉王,乌江自刎而推称天欲亡我,实不知己败于己之意气用事也!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孙子曰:“愠而乱谋必致败。”此皆至理之言!故有志者当修养己身,以制己之意气,然后方可成功。
今之世间,亦多意气用事之辈。马加爵因一时之气,竟残杀同窗,而断锦绣前程,实令人可悲可叹!此类人三言两语便可刀棒相向,以为此侠士风范,笑煞众人矣!殊不知侠之大者,无平白拔刀、无故出手之人。安可为小气而忘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道为义,断不为己之意气而妄动。此类意气用事而妄称侠义之辈,人当正言以教之。
由此观之,人生在世,忧患实多,非善谋者无以克之;欲成大业,险阻实多,非有志与智者可以成也!人有意气,实属可贵,我等青春年少,血气方刚,有意气亦属正常。然一起还须小心驾驶,倘意气用事,铸成大错,悔之晚矣!
意气者,当惜之,慎之,善用之。